无能的正义
美国总统奥巴马即将度过八年来最难堪的白宫岁月,将钥匙交给新主人特朗普,一个靠着怀疑他的出生地在政坛崛起的人。作为一个极为自信的政治家,奥巴马不断鼓励希望,号召团结,他将自己作为融合美国的载体,最终却迎来分裂的矛盾局面。
民主、人权、平等是奥巴马的道德自信,他相信服务世界的理念最终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促成国际合作,创造新的局面。他希望扭转「世界的局势与发生的坏事都与美国有关」这种看法,将美国从旋涡的中心拉回,专心重建经济、重塑公平,达成他心中的正义。因此他自伊拉克与阿富汗大规模撤军、对叙利亚内战消极干预,无视卡达菲死后分裂的利比亚,将化解冲突的希望放在外交与对话; 他又向昔日的死敌伊朗与古巴抛出橄榄枝,希望藉着平等原则推动国际互信的理念。
或许是这个世界还不能习惯,美军的抽离破坏了中东的平衡,叙利亚内战一打六年,「伊斯兰国」(IS)趁乱崛起,当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知道奥巴马不会派出地面部队时,他使用化学武器攻击平民; 当俄罗斯知道奥巴马打算袖手旁观时,毫不犹豫併吞了克里米亚。奥巴马始终不曾怀有能解决全球问题的幻想,甚至怀疑许多别人认为美国能做到的事,人们期待他能像打击阿盖达或击毙拉登那样削弱IS,或抓住巴格达迪,但奥巴马始终不为所动,信守不在干涉中东的承诺,这不但为美国带来史上最严峻的恐袭威胁,也动摇了欧洲一体化的努力。
在种族问题上,虽然奥巴马不断强调包容、不断重述生而平等的理念,美国却迎来史上最分裂的时期,非裔人士遭到攻击的案例在过去两年暴增,奥巴马用「象徵价值」呼吁人民团结、限制枪枝、族群包容,却没有解决非裔人士社经地位低落的基本问题,更严重的是,感觉受到歧视的并非只有少数族群,更多中下阶层白人感觉不被重视,每当发生甚么问题时总被归咎,奥巴马不断让人感受「黑人抬头」,却勾起了白人内心的焦虑,间接促成了白人优越主义崛起。
奥巴马在受访时表示,「我在很大程度上是国际主义者,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相信我们必须推动民主、人权等规範,不仅因为这为我们的利益服务,也因为它让世界更美好」。奥巴马在任内完成了许多可敬的事业,也留下了问题,他拥有令人敬佩的起点,也有拥有坚持理念的决心,然而他总统任内的诸多败笔,或许正是因为他坚持的正义所导致。每个人在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使命,奥巴马完成了他的,最后却没能留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