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潭山排水工程防尘措施欠佳 市民反映沙尘滚滚 交通不便

土地工务运输局正在大潭山山坡及沿高励雅马路建造新的雨水排水系统,目前已进行至第二阶段工程,但有附近居民反映,工程未有做好防止灰尘飞扬防护措施,严重影响到附近居民及道路使用者等。本报记者到现场了解,工程由高励雅马路至凼仔市政坟场一带的路段被掘起,沿路一带遍地沙石,工地一带尘土飞扬,有如被一层薄雾笼罩,在日照下,亦可见高层大厦,有如被雾笼罩。

土地工务运输局正在大潭山山坡及沿高励雅马路建造新的雨水排水系统,附近居民反映,工程未有做好防止灰尘飞扬防护措施,工地一带尘土飞扬,在日照下,亦可见高层大厦,有如被雾笼罩。 (梁佩茵摄)

住在该区的居民赵先生认为,工程最大问题是交通不便,加上工程期间沙尘飞扬,近几个月来都非常大尘,但暂时未影响到呼吸问题。

工务局回覆本报查询时表示,工程于打石施工时,打石机械都设有防尘罩,并会在旁边洒水。基于有市民反映意见,局方已即时提醒工程的承建商及监察公司,在施工期间必须加强做好防尘工作。工务局称,按照工程进度,现时工程已进行至大约一半。

监察工程人员短缺

澳门工程师学会理事长黄承发受访时表示,一般工程而言,承建商在投标时都会交上施工方案,当中必须包括施工时的环保措施,避免对工程周边造成环境污染,当局对相关措施亦有一定的标準要求,且愈近民居对相关要求愈严谨,如声量、泥土疏鬆及空气污染等。相信当局亦会有人巡查,「但巡得密唔密就好难讲」!因本澳多项工程正进行,监察人员又短缺,导致未能监督措施。

他认为,某些工程可能因天气等外在环境因素,如风向等以致未能完全防止灰尘飞扬等防护措施。对于有意见指应订立罚则,承建商承担责任,黄承发认为,若承建商没有按照施工方案而令工程影响民生的情况下可作出处罚,但若因外在环境因素以致被罚似乎是不公平。当局必须清楚订立当中的罚则标準。

工程在路中进行,不但交通受影响,尘土飞扬有如一层薄雾。 (梁佩茵摄)

预计工程第二季完工

为减轻现时雨水流入凼仔地堡街而可能引致的水浸情况,工务运输局在大潭山山坡及沿高励雅马路建造新的雨水排水系统,收集来自大潭山的部分雨水,分流至高励雅马路新建的雨水下水道及大型雨水箱涵,并经位于近友谊大桥附近的雨水出水口排放出海,藉此减少经奥林匹克大马路流到排角泵房的雨水量,纾缓凼仔地堡街的排水情况。

施工範围为大潭山山坡及高励雅马路,全长约1,100米,工作主要包括在大潭山的部分山坡位置建造排水明沟,以及沿高励雅马路铺设直径1,500毫米的雨水下水道及建造2.8米阔的大型钢筋混凝土箱涵,并重铺沥青路面。工程去年第一季动工,预计今年第二季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