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驾照存灰色地带难监管 交局拟同《交通法》一併修改

议员关翠杏昨日在立法会全体大会发言,关心特别驾驶执照的修法工作,相关法案实施32年,从2009年承诺将修法至今「拖足七年」仍未落实行动,许多司机怀疑利用法律漏洞载客,形式上有出入境纪录,实际在本澳上落客,并未兑现跨境运输的理念,出现滥用的情况。此议题同时引起多位议员关心。

关翠杏促请当局除截查车辆出入境纪录,更应查核乘客身份,以及是否点对点服务等;议员李静仪指出,虽然治安警察局每年有大量的截查车辆,从2010年巡查7,000多架次,到2016 年全年进行715 架次,从数据中分析到警方巡查的力度逐渐减少,而当中即使有不少人以外僱的身份到本澳,名义上称为助理、厨务,但职务上则担任司机,认为这已经显着属于违法情况,希望当局有实质行动;议员欧锦新提到,目前有许多外判服务承接了旅游巴(发财巴),并不属跨境运输,当局应界定清楚,且尽快交出日程表,让大众知悉。

交通事务局副局长贾靖龙回应称,认同法律有灰色地带,惟由于问题牵涉两地,只要离开本澳执法上便有一定的困难,而交通局早于2010年成立跨部门小组,2012年递交小组建议书,随后亦按照决定草拟新文本,但考虑到规範事项较複杂,法律又缺乏罚则的情况下,相关法案属《道路交通法》的补充法规,故计划连同《道路交通法》一併修改,承诺将会进行深化,并引入配额制度,希望社会达成共识。

议员关翠杏称,特别驾驶执照的修法工作「拖足七年」,许多司机怀疑利用法律漏洞载客。 (梁佩茵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