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调整后咪錶投币率增加 私家车锁车个案亦有下降
北区社区服务谘询委员会第三次平常会议昨日(9日)举行,交通事务局代表运输管理处处长曾祥轩,车辆处处长陈耀辉出席,介绍当局在上调有关锁车和拖车费后的实施情况。
会后北区社谘会副召集人梁彦邦、北区社谘会委员赵兰英受访表示,自1月份交通事务局新的费用及价金表实施后,在咪錶位的投币情况,比过去同期的数字有所增加,去年1月使用咪錶投币率为45%,而今年1月使用咪錶投币率增至50%,而使用咪錶的情况亦增加。锁车率在新费生效后在数字上显示减少,在2016年1月锁车数字为709辆,2017年1月锁车的数字有581辆,锁车措施主要打击「殭尸车」,增加泊车位流动,令驾车人士更容易有咪錶位泊车。
在移走车辆方面,过去的措施由1998年沿用到2016年,收费只是追回成本,在咪錶位违规后一小时锁车,三小时后拖车。验车方面,2017年1月有11,029架车辆验车,合格率达98.71;需作重验车辆数有七架,合格率95.1%。有委员建议在公交上多管齐下,兴建机械式或仓储式的停车场,令汽车使用者容易找到车位。
政府期望车辆增长率在5%之内,委员建议为达目錶,可优化公交巴士路线,增设始发站,和对巴士班次作出调整。在一些巴士不到达的区域,将来会推出「特别 」服务,补充巴士的不足。有委员亦建议,如再次调升幅度,要有遁序渐进的原则,与居民加强沟通,让业界有所準备。
自1月份交通事务局新的费用及价金表实施后,在咪錶位的投币情况同比有所增加。(资料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