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电动车打造绿色出行

澳门现时注册机动车已逾25万辆,全都挤在33平方公里的地方,令65万澳门居民每天都吸入大量汽车尾气,要使本澳居民健康优化,电动车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愈来愈高。澳电及当局计划在公共停车场增加电动车充电站,无疑有助推动电动车「落地」,但除了硬体的增加,如何做好电动车辆推广和使用规划,并完善相关法规同样重要。

机动车辆尾气污染是本澳主要空气污染源之一,特区政府在《澳门特别行政区五年发展规划》中提及,未来五年内当局将会制定推广电动车辆等环保车的短、中、长期规划,推动电动车普及应用、研究制订电动车充电设施的安装指引等,可见政府对发展「绿色出行」的决心。

然而,电动车在本澳的引入已有一段时间,碍于推广力度未够、硬体充电设施不足、法规配套未清晰界定,社会和市民对电动车的认识及接受程度未如理想。根据交通事务局的资料,截至去年3月,全澳电动车仅有140多辆,包括80多辆电单车,50多辆私家车。

澳门地方细小,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及输出应付有余,但即使当局近年设有免税措施,电动车价格依然昂贵,往往是一般汽车的一倍以上,加上充电设施稀缺和配备严重不足,令不少市民却步,形成恶性循环。政府应考虑增加车价补贴,提升电动车对居民的吸引力,同时鼓励汽车业界引入更多品牌和规格的电动车,降低售卖价格。

至于充电设施方面,政府更要担当主导协调角色,持续与电力公司探讨充电站在不同地方的设置、应用,加快在公共车位配套足够的充电站,同时可以将充电站点设置在人流相对较少的社区,藉以带动该区的经济发展。

另外,碍于现行法律规定,私人楼宇停车场如需安装独立充电设备需要三分之二业主同意,对推行电动车有不少的阻碍,当局应及早考量如何优化申请安装私人充电配套系统的行政程式,同时制定一套关于电动车的完整法律法规,订定电动车的汽车标準、电池规格等,为市民及业界清晰定位。

本澳现时已有多家公私营机构及个人客户购买纯电动车,虽然只是普及电动车的第一步,但希望政府为环保再下努力,共同营造一个舒适、环保及时尚的绿色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