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富花园第三座重建后昨入伙 业主捱足四年半自己大厦自己救
自己大厦自己救!2010年3月,新桥福宁大厦被工务局评定为危楼,重建后于2015年11月入伙;2011年7月,青洲明兴楼被列为危楼,重建后于2016年11月入伙;新桥鉅富花园第三座,2012年10月被评为危楼,重建后2017年2月16日(即昨日)收楼。除了善丰花园被法律责任牵绊未能启动重建工程外,民间重建家园的决心,实在不容小觑。
重建后的青洲明兴楼于2011年7月被评为危楼。(资料图片)
反观由政府于去年3月成立的都市更新委员会,原意是以都市更新概念,推进旧区重整计划,惜一年快过去,至今连立法都了无蹤影,甚至在2017、2018及2019的立法规划中,都没有都市更新的份儿。无法不成矩圆,换言之,指望由政府主导的旧区重建,只能望门兴叹。
本澳楼宇有三分二是楼龄达30年或以上的旧楼,达惊人数目的4,200幢,而在蕓蕓残破旧楼当中,至今出现三宗由被评为危楼、至小业主同心合力集资重建,现在「转危为安」的幸运个案,那就是新桥区大缆巷福宁大厦、青洲青洲大路明兴楼及新桥区大缆巷鉅富花园第三座。
重建后福宁大厦,因容许放寛面积率,故大厦多了一层。(资料图片)
福宁大厦2015年11月重新入伙,一众小业开颜切烧猪庆贺。(资料图片)
惨受池鱼之殃
鉅富花园第三座高六层,楼龄约20年,共12户单位,2012年10月22日被工务局宣布列为危楼,须于一个月内清拆。据资料显示,2011年8月,鉅富花园第三座隔邻一幢旧楼进行清拆重建(相信是福宁大厦),地盘打桩期间,鉅富花园第三座受震荡至大厦出现倾斜。
鉅富花园第三座2012年10月被评为危楼,重建历四年半。(资料图片)
捱足四年半贵租
遭此无妄之灾后,12户住客陆续被迫迁走,长达四年半时间,都只得在外租房居住,以每月5,000元租金计算,住户单是租金已付出27万元,当时就有住户以善丰花园作比较,认为政府对他们「大细超」,为善丰住户提供安置,但他们就「食自己」!
30万印花税杀埋身
捱过这漫长四年半岁月后,一众鉅富花园第三座12户居民,昨日终于可以重返家园。居于B座的小业主邝女士称,这四年半相当难捱,当日的安乐窝突然变为危楼,被迫迁走承担昂贵租金外,重建费用每户要70万元(重建总数800多万元),还未计算因重建时业权转移须额外支付的20至30万元印花税项。
另一小业主李先生称,这几年在外租屋连同重建费用,压得透不过气,目前面对的难关还未过,那就是重建后做契的20多万元,希望政府体恤民情,适度减免有关税项。
由于鉅富花第三座与第一及第二座,登记的是同一业权,是以没有条件透过增加容积率(多建一层)抵销部分重建费用。新桥区坊会理事长梁竟成昨日接受传媒访问时称,区内 目前尚有二至三幢因大厦结构残旧问题,一众小业正商讨重建事宜。
重建后的鉅富花园第三座(图上),完全焕然一新。(刘凯辉摄)
业主齐心 重返家园
虽然一众鉅富花园第三座的小业主仍在为税项头痛,但在昨日的入伙拜神仪式上,众人仍显得欢愉及安慰。有小业主指,A座平均面积有709平方呎,好像较原来的单位细了一点,四人住仅仅足够;至于B座平均面积更只有678平方呎,有小业主叹囿于业权,要不是仿效福宁大厦(放高容积),大家的负担会轻鬆一点,但无论如何,幸好全幢大厦业主齐心,否则那等得及政府出手帮忙,至于指望「都市更新」启动重建,更不知到何年何月才会成事。
A座小业主潘太(长髮)带同B座业主邝女士,一同参观其新居。B座面积只有678平方呎,A座的709平方呎较为寛敞。重建后的单位里里外外新簇簇,厨房连接寛大露台。鉅富花园第三座地铺单位一景。等足四年 善丰重建仍未启动 陈溥森望政府蒐证下月底完成
沙梨头海边街善丰花园于2012年10月因二楼停车场石屎柱出现裂痕而成危楼,200多户的住客须即时迁出,无家可归已逾四年。由于当中存在诉讼,重建工程需等待司法部门完成最后的现场取证后,才可正式开展评标程序。
江门同乡会常务副会长陈溥森日前表示,善丰花园重建工程正按部就班,早前已有多间公司入标,惟因政府要追讨垫支费用需要搜证,当中的工作小组进行蒐证需要一段时间。
陈溥森又指,同乡会希望在春节过后蒐证工作能够「节奏快少少,唔好拖得太迟!」否则会拖慢整个重建进度;认为整个重建进展情况视乎于搜证工作的进度,希望最好能在下月底完成搜证,之后才可开展评标工作。
陈博森强调,蒐证是法院的工作,涉及相当多複杂问题,同时该会希望蒐证工作能做得细緻及準确,避免举证时有争议导致进度又被拖慢。他又提到,小业主被拖足四年,心情自然相当焦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