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警打击交通违规

本澳路面车多人多,人手监察难以追上道路及机动车辆的发展速度,利用电子产品、智能系统的监测和检控是可取的做法,但现时本澳一些交通电子监测系统使用多年,设施老化跟不上应用需要。当局有必要尽快升级电子交通监察系统,包括透过引进先进科技的智慧服务及加强电子执法的应用,逐步提升相关系统的效度和深度,从而有效打击各类交通违规行为及提高道路通行率。

据治安警察局交通厅公布去年交通数据,比对2015年,去年各项交通数据都有令人鼓舞的改进,无论交通意外伤亡人数、冲红灯、的士违例、酒驾、药驾、超速、驾车用手机等,均呈大幅下跌趋势。

其中,冲红灯、超速等高危险性驾驶行为同比急降22%及24%,机动车辆逐年增多但交通违规数字不升反降,除因警方持续宣传、教育及加强执法外,还归功于当局近年积极落实科技强警政策,持续优化电子交通监察系统,对各类交通违规行为起到有效的阻吓作用。

不过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及原系统的老化,单一的旧有系统实难以追赶本澳交通环境的变化,当局有意更新换代,今天(23日)在南湾大马路与新马路及约翰四世大马路的两个交通交界点,启用路口综合侦测及数据採集系统。

该系统除冲红灯侦测外,亦同时具备超速违规侦测、车辆速度侦测、车牌号码识别、车辆流量数据採集等,集多项功能于一身。

新系统虽然优点多多, 但美中不足是当局预计一年内只能对14个路口进行安装,其余道路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全澳普及需时。当局宜快马加鞭,优先对交通繁忙路段及交通违规黑点的电子监测系统升级换代,同时制订系统化、规模化的内部工作规定和守则,提升成功检控的比率,否则设备形同虚设,交通乱象只会愈演愈烈。

追本溯源,再先进的电子监测系统都只不过是辅助工具,单靠警方交通指挥和检控无法彻底解决本澳交通违规问题,只有全体道路使用者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提升交通安全意识、互相礼让,共同营造出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交通事故自然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