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网民达49万上网率达80% 手机成上网获取资讯主要工具
澳门互联网研究学会及易研网络研究实验室,昨(1)日于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演讲厅公布第十七次「澳门居民互联网使用年度调查」结果,显示手机是澳门居民主要上网工具,但对政府提供的电子政务评价一般,显示政府在提供电子化服务时,仍有待加强及改善。
手机是澳门居民上网获取新闻资讯主要工具。 (设计图片)
澳门互联网研究学会理事长盛绮娜表示,94%澳门居民使用手机,当中85%使用智能手机,手机上网的普及,令网民上网较前更不受时空限制,因此,愈来愈多网民在日间上网及随时随地上网;上网时间也愈来愈长,平均每周上网25小时。
盛绮娜称,本澳居民上网率今年已达80%,网民数目达49万人,手机是最主要上网工具,居民整体手机上网率达77%,上网高峰为晚上9时,其次则在下午2 时。
盛绮娜昨日表示,调查显示本澳居民上网率到本年已达80%,网民数目达49万人。(杨淑菁摄)
盛绮娜表示,调查于上月2日至14日进行,成功访问1,000名本澳居民(包括外地僱员),结果发现91%手机网民都使用微信,85%手机网民每天最少打开微信一次,每天平均使用75 分钟,成为最受依赖且最容易接触受众的渠道,她认为微信除有沟通功能外,还具有办理政务、商务及娱乐等功能,故该应用程式较受欢迎。
澳门居民获取新闻资讯,66%来自电视、56%来自互联网、37%来自报纸,获取澳门新闻资讯最主要途径则为电视60%、互联网49%、报纸39%,亦是成年居民最信任的澳门新闻资讯来源。获取本澳新闻资讯时最信任的渠道方面,37%成年居民最信任电视、24%最信任报纸、15%最信任互联网。
此外,88%手机网民有使用手机APP,当中一半使用政府部门手机APP,用者中最多人有使用交通事务局APP(交通资讯站:25%、巴士报站:16%)及气象局APP(13%)。盛绮娜称,近半数成年网民曾在网上使用政府提供的电子政务,但评价一般,只有5.2分(10分满分),显示政府在提供电子化服务时仍有待加强及改善,她建议政府部门了解居民需求的同时,亦要提高电子政务的服务範围及质量,可考虑善用微信作为资讯传播及电子政务一体化的工具,让政务讯息直达公众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