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残疾人平等参与及享有社会保障 临时性残疾补助津贴纳入社保制度

社会保障基金建议修订社保制度,把现正申请「临时性残疾补助津贴」的受益人, 正式纳入社保制度。社保基金经过两年多研究后,昨(2)日在复康事务委员会会议上,建议扩大领取社保残疾金条件,涵盖先天性残疾,临时残津将在社保制度修改后取消,纳入社保制度。社保基金认为,可以让残疾人士平等参与和享受现行社会保障权利,体现制度公平性和保障性。

复康事务委员会昨于会议上,建议扩大领取社保残疾金条件,将临时残津纳入社保制度,体现公平性。 (梁灿旭摄)

复康事务委员会昨日在教育暨青年局仲尼堂举行今年第一次会议,由委员会主席、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主持。谭俊荣表示,为保障残疾人士的基本生活,特区政府自2014年7月起实施「临时性残疾补助津贴」,考虑到第4/2010号法律《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为澳门特区居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并增设任意性制度,使有关的保障能覆盖至全民。

谭俊荣(中)于会上表示,对复康服务工作予以肯定,有信心全面完成相关工作。(梁灿旭摄)

社会保障基金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建议删除残疾金给付中「须在取得受益人的资格后才出现的残疾状况」的申领要件,让残疾人士能平等地参与和享受现行的社会保障权利,体现制度的公平性和保障性、亦预防了福利的重複或滥用。委员对此表示支持,认为有助保障残疾人士的基本生活条件。

根据社会工作局统计,去年共有513人申领临时残疾津贴,每月为3,450元,与社保残疾金一致。

两条复康巴士循环线

另外,社工局为完善澳门的无障碍设施而设立了「无障碍事务工作小组」,专门对无障碍环境的建构、政策等提供意见,预计在今年试行两条复康巴士的循环线。新复康巴士的系统有别于以往的预约系统,新系统将能提供更方便的出行服务予复康人士。以往复康巴士需预约才能使用,新系统将会设立两条循环线,会在各个复康中心或医疗机构附近设立站点,又会在巴士站附近设立,方便使用者转乘。

在康复服务方面,谭俊荣表示,十年规划的152项短期措施中,已经开展的工作达138项,当中已完成的工作有108项。谭俊荣对此予以肯定,有信心将全面完成相关工作。其中自儿童综合评估中心成立以来,为众多有发展障碍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支援与辅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