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医院回应病人家属说法 指脑外伤者术后情况改善

本澳一份网媒报道一名市民投诉仁伯爵综合医院山顶医院医生「误诊」事件,卫生局局长李展润昨(26)日出席《医疗事故法》公众专场讲解会后回应记者追问时表示,对病人情况深表关注,亦理解病人家属心情,但仁伯爵综合医院的医生确已尽力为病人提供了适切治疗。

山顶医院上周五(24日)举行说明会回应,指报道全是家属「一面之辞」,病人当日在镜湖医院治疗后情况改善。(郑健勋摄)

山顶医院院长郭昌宇上周五(24日)在山顶医院举行的说明会回应表示,病人于去年2月因工作意外头部受到严重创伤,由救护车送到山顶医院急诊室,当时深度昏迷,昏迷指数(GCS)5分(正常人是15分),双侧瞳孔不等大,极有可能死亡。当时院方神经外科值班医生立即为病人进行紧急手术,伤者于手术后昏迷指数上升至10分,显示手术成功,脱离生命危险。院方于是将病人者送往ICU进一步治疗。

病人手术后不久出现脑积水,但由于出现神经系统感染併发症,主诊医生经评估后,认为需先用抗生素治疗,再施「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手术亦成功,病人经过治疗后,病情渐趋稳定,神志较手术前有所好转,但仍然处于昏迷状态,需要作进一步的康复治疗,经与患者家属协商,并得到患者家属同意,将他转送至工联康复中心。

对于报道患者经香港医院医生诊治后痊癒,并引述病者家属称,香港医生表示,从脑部扫描中发现病人左右脑部严重偏向其中一方,显示院方进行的第三次脑手术失败;又指经检查后,发现脑内的引流管已阻塞,并无任何引流作用。山顶医院神经外科顾问医生戴华浩认为,有关言论在医学上自相矛盾,因如果引流过度就不存在阻塞,如患者家属的引述属实,院方对香港医生的诊断意见和做法有所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