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錶加价下月先在大堂区推行 料明年3月全澳完成收费调整

交通事务局计划于下月起分区调升咪錶泊位收费,当局计划首先在大堂区开展咪錶泊位收费调整工作,并预计于明年3月将完成全澳各区咪錶泊位收费调整工作。当局于去年底已提出增加路边咪錶泊位收费方案,交通谘询委员会于上周五(3日)在交通局会议室举行本年度第一次工作会议,进一步向委员介绍有关方案。

当局计划下月首先在大堂区推行咪錶泊位新收费,并预计于明年3月完成全澳各区咪錶泊位收费调整工作。 (李亮希摄)

交通事务局局长林衍新会后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本澳的路边咪錶泊位收费近30年未作调整,是次调整是为了提升咪錶泊位周转率,以及收窄与公共停车场之间的价格差距。当局认为,相关调整能有序配合控车政策及合理调整升幅,相信市民接受程度较大。

有车主希望当局可以尽快把所有咪錶更换成电子收费机方便使用。(李亮希摄)

市民对于咪錶泊位下月起陆续加价,形容为「硬食」。车主王先生认为,「加得有点突然」,加幅又太高,但作为市民只可无奈「硬食」。他觉得若当局分阶段加价,市民应该会更接受。至于加价会否令车主更容易泊车,王先生则对此有点保留,称「啲人点都係要渣车」,加价不会令车主减少甚至放弃出街,而且有部分车主没有租车位,大家都会继续有需要「搵位泊」,因此认为作用不大。

另一车主陈先生同样认为加幅稍高,但违泊又多数会被餵食「牛肉乾」,因此表示身为车主只可无奈接受。他又指出,部分咪錶加价后比公共停车场泊位还要贵,加价后宁愿把车泊在停车场内。

车主林小姐则认为加幅尚可接受,但指出当局至少需将所有每小时收费十元的蓝柱咪錶,换成电子收费机, 不然比起加价,车主会对一次过投入十个一元硬币更反感。她希望当局可以尽快把所有咪錶更换成电子收费机,以及在所有公共停车场设「澳门通」收费系统,既方便又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