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建议装「天眼」 民署称考虑 组织呼吁养宠物三思 放生「死路一条」
《动物保护法》生效至今逾半年,坊间有感螺丝山上接连发生多宗虐杀动物事件,惟破案率始终不高,是警方执法、蒐证有难度?是法律阻吓性不足?是管理螺丝山的民政总署管理疏漏、导致惨剧连连?是外来居民故意杀猫取乐、擒杀烹而食之?又或是公民教育贫乏、对生命尊重不足?无论是甚么原因,遭连环虐杀的小动物,可能连讨回一个公道的机会都没有。
波姨几乎风雨不改天天早晚一次到螺丝山餵饲猫只。 (何灏恩摄)
大律师赵祟明日前受访时认为,《动物保护法》本身具有阻吓力,但毕竟不是针对人类的个案,这类案件在取证和执法上,都存在一定困难。在取证上,他建议可在流浪猫狗高密度聚集的地方安装「天眼」,让有关部门能有效蒐证。
爱护动物协会副主席刘佩珍表示,居民在饲养宠物前都应该三思,她呼吁居民不要随意饲养动物,如成为主人后,更不要任意遗弃,因动物和人类相处时间久了,动物会失去求生及觅食能力,被遗弃到街外,真的是「死路一条」。
《动物保护法》未立例前,本澳曾发生一宗骇人之极的掟狗落街事件。 (互联网图片)
对于「猫义工」波姨质疑管理螺丝山的民政总署监管不力,除了早前有「猫友」目击有管理员持木棍追殴猫咪外,在今年新春期间,曾目睹公园在晚上10时后关闭时段,竟然中门大开,有时在凌晨时分,仍见公园大门打开,无疑出现管理漏洞。
民政总署日前回覆本报查询时表示,针对螺丝山公园夜间的保安情况,民署近年在公园已有24小时保安服务,保安情况已有改善。民署又称,由于公园曾发现有流浪狗出没,故已于公园闸门及较矮的围墙铁栏上,加设挡板及铁网,以减低流浪狗进入公园机会。
民署并称,近月已于动物有机会通过较疏铁围栏进入公园的位置,加设铁网以作阻隔,同时针对相关问题会加强巡查工作。有关居民对装置闭路电视的建议,民署将视乎实际情况,再作研究考虑。
另外,治安警察局日前回覆本报查询时表示,有收到居民对相关虐杀动物案件报案,亦证实兽医报告中显示猫只生前曾遭到虐打,警方目前仍未拘捕任何人士,案件仍在跟进调查中。
螺丝山公园简介螺丝山公园(葡萄牙语:Jardim Municipal da Montanha Russa,或称马交石公园),是位于澳门花地玛堂区的公园,山高约30公尺,公园的历史价值已为澳门政府所评定。
螺丝山公园佔地约9,500平方公尺,公园有螺旋形小径引导游人迴旋到达上方的人工眺望台,由于整座公园形似一颗巨型螺丝,人工眺望台同样是螺丝形,所以称为螺丝山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