焯公亭步行隧道 环境安全优美 连接两区 实践打造「步行城市」
连接焯公亭、东望洋斜巷、松山健康径及新口岸罗理基一带的松山焯公亭步行系统,于去年11月开放公众使用,方便市民往来中区至新口岸。交通谘询委员会委员高冠鹏前天(13日)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中区及新口岸区之间隔座松山,过往两区没有直接的行人路连接,市民多数乘搭巴士;隧道落成后大大减少市民来往两区的时间,营造优良的步行环境,不仅多了市民选择步行,成功达到政府在《五年发展规划》文本中提倡的「倡步行」目标、改善交通环境,亦向成功打造「步行城市」迈进一大步。
松山焯公亭行人隧道启用至今,方便市民来往中区至新口岸,至今有不少市民使用,达到政府在《五年规划》文本中提倡的「倡步行」目标。 (李亮希摄)
高冠鹏表示,目前澳门正积极打造步行城市,良好的行人系统是不可或缺。过去几年政府已建设了好几个便民的「倡步行」行人系统,如方便市民来往东望洋和山顶医院的愕街自动扶梯系统、山边街行人通道以及位于凼仔嘉庇总督大桥桥头的小潭山观景台电梯等。他期望政府能多建设优质的「倡步行」设施,连接更多实际距离不长但行人环境不理想的区分。
每天的必经之路
前日下午的松山焯公亭行人隧道,人流不算多,但有不少接放学家长使用隧道前往新口岸区的学校。每天均由中区前往新口岸接孙女放学的王先生表示,行人隧道已成为他每天的必经之路,以往每天也花时间在等巴士,又要与和他一样接放学的家长挤在巴士上,现在终于有一条更宽敞、路程更短的通道,最重要的是行人隧道不用过马路,他认为更为方便及安全,也可顺便散步。
同样每天经松山焯公亭行人隧道接放学的Arce小姐表示,孩子的学校位于新口岸区,现时每天均以步行代替公交,省钱省时间。
王先生表示,行人隧道方便及安全,现在每天以步行代替公交接送孩子,省钱省时间。(李亮希摄)
使用时感觉安全
住在塔石一带的新口岸某赌场员工何小姐表示,以往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也会选择步行上班,但往往需时至少半小时到40分钟,现在经行人隧道步行只需20分钟,她称,「唔使等又唔使塞车,分分钟快过搭巴士」,因现在基本上每天也步行上班。
另一位市民余小姐则对行人隧道的设计表示欣赏,隧道内灯光充足,通风设备比加思栏行人隧道做得更好,又设有不少闭路电视,使用时感觉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