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治安警及内地公共机构人员 司警接获18宗电话诈骗举报吁市民注意
司法警察局近日共收到18宗电话诈骗案件,骗徒手法「旧瓶新酒」只略作修改,假冒治安警察局出入境事务厅及内地公共机关人员进行诈骗,司警于前(18)日发布骗徒手法,呼吁市民注意。
司警称,诈骗电话来电显示係澳门电话号码,骗徒自称为本澳出入境事务厅人员,要求配合调查,指事主为担保人,涉及伪造信用卡案件,怀疑可能是共犯,之后电话转至「上海市公安局」或「内地检察院」,要求事主交出个人身份资料、银行账号和密码协助调查及作「资产审查」。期间「检察院人员」又称需要知道事主持有多少个银行账户及有多少资产,同时需将所有现金存款转账至「检察院」指定的「安全账户」审查。
司法警察局发言人表示,近日收到18宗假冒治安警及内地公共机构人员电话诈骗,呼吁市民注意。 (何灏恩摄)
司警称,其中两名事主信以为真,险些被骗。上周五(17日)下午按骗徒指示,合共準备10,000多元现金,分别前往在台山和凼仔交款给一名自称是「检察院」派来的25岁陈姓本澳男子,两事主中途醒觉怀疑受骗,最后没有交款并报警。
司警根据线索,同日晚上在关闸截获準备离境的陈姓男子,带返警局调查。他自称亦是事主,本月14和15日接获同类电话,期间按对方指示将60,000元存入自己在内地的银行账户,之后交出账号和密码等给骗徒,对方讹称因要「配合调查」,命其暂不能查看自己账户,同时需要协助「检察院」到本澳三个地方协助收款,但三次事主都未出现。司警正调查陈某是否涉案,同时跟进他所称的60,000元下落。
另外,治安警察局近日亦接获71宗查询及一宗报案,已交司法警察局调查。司警提醒市民,骗徒可通过电脑软件更改电话号码,但任何国家机关都不会通过电话指示市民转账,同时不要点击任何可疑的连结,如遇情况可疑,应立即报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