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信中学重设中学中文课程 鹰架理论助学生构建新知识
澳门浸信中学考虑到学生学习中文的实际需要,决定重新设计中学中文课程,并因应教育暨青年局所颁布的新课程框架要求,制订中学中文校本教科书,藉以配合社会和学生需要,以及提升学习成效。
浸中校长李焯坚(左)与启迪出版社市务董事签约,合作发展中文校本教科书。(浸信中学图片)
浸信中学称,课程设计依据「鹰架理论」原则;在学生的能力上逐步建构新知识。学习内容採取三向发展,分别是範文导读、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创作、文学赏析。範文导读以文学史为主轴,以螺旋式学习方法累积知识,初中完成第一阶段学习,高中则进行第二阶段学习;旨在深化知识和拓阔阅读量。
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创作方面,以多阅读和提供定量诗词名篇金句予学生熟读、自选背诵为编辑取向,增加学生遣词用字惯性;亦会安排学生实地创作,拓展学生的创作灵感;加强应用文的撰作练习,以应付生活上的实际需要。
文学赏析方面,除透过课堂学习中外名家名篇作品赏析外,加入师生作品,让学生撇下名家名篇包袱,勇敢走出主动感受和自主赏析的第一步,从而鼓励学生敢于批评、勇于分享个人观点;学习相互包容、建构个人赏析及创作风格。
浸信中学获得启迪出版社和澳门珠新图书有限公司支持,日前签署合约,中学各级中文教科书将逐年逐级发展,由启迪出版社负责编印出版,澳门珠新图书有限公司代为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