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轨拟定关爱座罚款制度 坊间哗然 难为「关爱」定分界?
将来轻轨通车乘客乱佔「关爱座」会被罚款400至5,000元!政府正就《轻轨交通系统法》公开谘询,文本对乘客的义务及责任作出规範,包括建议把不合理佔用「关爱座」的优先座位及携带能对其他乘客造成滋扰的行李等行为列为违法,建议一出炉,即引起公众哗然。
让坐不让坐引发的争拗,世界各地都有发生,澳广视时事节目「澳门论坛」昨日亦就此议题作探讨,但几乎所有嘉宾及现场观众都一面倒反对罚款制度,认为该建议「过晒火位」及不切实际,让坐应从公民教育着手。另有学者受访称,本澳公民素质不错,让坐风气普遍,批评该建议矫枉过正,难道有年轻人因病坐一下「关爱座」,都要随身带备医生纸?
政府现就《轻轨交通系统法》作60日公众谘询,包括备受争议的「关爱座」罚款制度,图为交谘委早前视察轻轨车厢座位设计。 (互联网图片)
澳广视时事节目「澳门论坛」昨日围绕着政府早前发布的《轻轨交通系统法》进行讨论,探讨轻轨营运及规管等议题,文本中最引起争议的是,建议将不合理佔用「关爱座」及携带能对其他乘客造成滋扰的行李等行为列为违法,违者会被罚款400至5,000元。
全球多国公交系统都设有「关爱座」,但大部分都没有澳门建议的罚款制度。 (互联网图片)
罚款制度太偏激
嘉宾之一的交通谘询委员会委员高冠鹏表示,若有乘客不让坐会被罚款,甚至「开咪」叫乘客立即离座,批评做法「过咗火」,当局应以宣传及教育市民让坐为主。另一嘉宾机电工程师学会监事长束承靖则表示,不让坐罚款制度在监管及操作上均有难度,亦不实际,同样认为公民教育较为重要。
社会综合研究学会会长葛万金亦指出,目前公共巴士亦设有「关爱座」,当有人不合理佔用「关爱座」,车长会作出劝谕,做法合理;但若政府想对不合理佔用「关爱座」乘客作出处罚,则太过偏激,又质疑执行的可行性。
本澳所有巴士都设有「关爱座」,方便有需要人士优先使用。 (刘凯辉摄)
长期监控不切实际
他举例,要做到文本中提议的罚则,需要有人在闭路电视或在车厢长期监控,当发现有人不当佔用「关爱座」,在该乘客一离开车厢即时对其开出告票,批评有关构想不合理亦不实际,认为做好公民教育更为实际。
对于禁止携带能对其他乘客造成滋扰的行李,葛万金表示,行李大小还有途径监管,行李内的物品则监管无门,除非参考内地地铁的做法,每位乘客入闸前都要经过安检,但强调,做法会令营运成本及搭乘时间大增。
陈女士认为很难去界定让坐对象,例如有年轻人身体不适,其他乘客未必一眼能看出。 (何灏恩摄)
澳门人真的质素低下?
有现场观众认为,所谓不合理佔用「关爱座」,间接显出本澳公民质素低,简直是一种道德审判,外地旅客若知悉有此罚款制度,会让本澳居民感到很「羞家」,质疑本澳公民质素是否沦落至此低下水平,「低到要罚钱先肯让坐」?
「澳门论坛」昨日讨论轻轨「关爱座」罚款制度的利与弊。 (李亮希摄)
多伦多赖死不让坐罚加币235元 台湾年轻孕妇遭针对惹公愤
世界多个国家的公交系统都设有「关爱座」,但通常服务对象没有硬性规定,亦没有实质法例规管,但较罕见做法是加拿大多伦多,政府2014年通「关爱座」法案, 若有伤残老弱人士要求「关爱座」座上人士让坐不果,而有关人士在没有需要之下不肯让坐,会被罚款加币235元(约澳门币1,400元)。
而在英国伦敦,部分铁路公司则推出「关爱座」卡,让有需要人士申请,方便要求让坐,但并无硬性规定乘客让坐。
「关爱座」近年经常惹起争议,不少人以为只限孕妇、伤病患、长者和身心障碍人士才可使用,以至担心当坐上「关爱座」时,会被道德批判,甚至「网络公审」。
台湾一名年轻孕妇上月搭乘火车时,因身体不适坐在「博爱座」,却遭一对年轻男女大声指摘她扮孕妇佔用座位,即使向对方展示「妈妈手册」及超音波扫描照片仍被怀疑,最后该名孕妇在余下车程需一直站立,更因久站导致下体出血,事后再次引起网民对「关爱座」设立原意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