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形马路一幅古墙疑有百年历史 青洲坊会冀当局尽快鉴定及保育

青洲拱形马路一幅估计有百年历史古旧围墙面临清拆,引起附近居民关注,争取保存古墙。青洲坊会副理事长陈凤昨(13)日举行记者会表示,该幅围墙闸青砖砌成但长期无人理会,相信原本属于古旧建筑物,已向文化局反映情况,局方回覆表示重视。坊会希望当局尽快鉴定该幅围墙是否具有历史价值。

拱形马路有一幅疑具百年历史的古旧围墙被铁板围封,面临清拆,青洲坊会促当局尽快进行鉴定,加以保育。 (梁佩茵摄)

陈凤昨日向传媒介绍该幅青砖石墙。现时石墙已被铁板围封。据陈凤提供相片显示,石墙背后的建筑物内部大部分已被清拆,若不理会该幅石墙,迟早亦被清拆。石墙上保留着市政厅的门牌,证明该处早期曾有建筑物。

陈凤称,拱形马路一带是百多年前建设青洲大马路时的起点,但具体的起点和堤岸的位置至今仍无人知道。 (梁佩茵摄)

陈凤又引述文遗委员会委员李业飞表示,拱形马路一带是百多年前建设青洲大马路时的起点,该幅青砖石墙有可能是过去留下的建筑物基石。随着历史演变,拱形马路建成多层住宅或有电梯的高厦。唯独数十年前弯角三边位的两层建筑物「珠园酒厂」没有新建楼宇。

数十年前弯角三边位的两层建筑物「珠园酒厂」。(陈凤提供)

另一方面,当年澳葡政府把通往关闸的莲花径也进行扩寛,命名为「关闸马路」,而莲峰庙的北侧,当局把填海造地后的一段命名为「关闸横路」,即拱形马路。路虽十分短,却意义重大。从此方便到莲峰庙参拜祭祖的人走陆路,亦同时方便军事上的行动。

陈凤称,拱形马路一带是百多年前建设青洲大马路时的起点,但具体的起点和堤岸的位置至今仍无人知道,她认为拱形马路附近的遗迹都值得研究,包括「珠园酒厂」。她又指,青洲原有大量具历史价值的遗迹,但过往受到忽视,不少都被拆除,坊会近年大力提倡保育,希望政府关注相关遗迹,加以保育。

现时「珠园酒厂」已清拆,但部分围墙仍保留。(梁佩茵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