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丰 保育价值高 青洲山几沦为垃圾岗
青洲山上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具文化保育价值建筑物,但因地权归属複杂、现仍处诉讼纠纷状态的青洲山欠缺管理。山上不少地方被附近居民开垦种植、堆积垃圾废物,若发生火警后果不堪设想。社区及保育人士均关注青洲山整治及保育问题,促请政府尽快釐清青洲山的地权归属,清理山上垃圾不致成为「垃圾山」,加快制订青洲山规划及保育方案,建议将青洲山打造成属于澳门人的「市政公园」。
青洲山自然资源丰富、存有历史价值建筑物,但因地权归属未定,现时周边已成废车场,令不少热爱文物人士歎息。 (陈骏骐摄)
青洲坊会理事长张捷认为,青洲山的保育和发展需要长远规划和考量,当局宜加强宣传教育。 (李国星摄)
北区社区服务谘询委员会委员陈智荣,早前在社谘会上表示,青洲山作为青洲区的中心地带,原本是该区以至全澳市民休闲活动和文化游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时山上情况混乱不堪,政府必须正视问题。
青洲坊众互助会理事长张捷,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由于一些历史原因,青洲山的地权归属複杂,缺乏管理,青洲山周边有不少废车场或修车行,恐怕其产生的油污已经令到山体受损,且还存在火警隐患,万一引发山火后果严重,希望政府和业权人主动介入,保护山上的古树和文物建筑,否则将会是全澳市民的损失。
青洲山山顶已被人开垦用于种植。 (陈骏骐摄)
青洲山如垃圾岗,大批弃置建筑废料及水马。(陈骏骐摄)
青洲山上全澳唯一一棵血桐古树,已有220年树龄。 (袁金秀摄)
张捷建议,当局应与业权人协调,修复近200年历史的修道院,将其活化成为一个历史景观,继续发掘山上是否存在更多历史遗迹。
张捷认为,青洲山的保育和发展需要长远规划和考量,希望更多市民加深对此的认识,当局宜加强宣传教育,山上的军事建筑、修道院等都极具文化保育价值。
拨开历史云雾,青洲山周边地带已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青洲区,山边亦建起了住宅楼、学校、停车场等建筑物。但因地权问题複杂,并非一两个部门可以处理,政府应尽快成立跨司跨部门工作小组,制订针对青洲山的保育工作方案。
青洲山周边如垃圾岗,废弃汽车堆积如山。 (陈骏骐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