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有重新输入活禽时间表 民署建议落实冰鲜禽政策
自从今年2月3日本澳有活禽样本验出禽流感病毒后,停售活禽已一个半月时间,社会关注何时有活鸡恢复,而政府则希望推进以冰鲜禽取代活禽工作。民政总署管理委员会委员吴秀虹昨(22)日上午在电台时事节目「澳门讲场」中重申,政府暂时未有重新输入活禽时间表,为了减低禽流感爆发风险,民署建议落实以冰鲜禽取替活禽供应政策。
为了减低禽流感爆发风险,民署建议落实以冰鲜禽取替活禽供应政策。 (互联网图片)
吴秀虹指出,今次禽流感疫情较过去严峻,对防控工作响起警号,专家指出人鸡分隔是最有效防止禽流感在社区爆发措施。对于业界提出中央屠宰,吴秀虹认为,方案要维持进口活禽,无法确保所有活禽不带有禽流感病毒,所以民署建议推行冰鲜禽取代活禽。
出席节目的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生梁亦好表示,2013年至今全球约有1,300多例H7N9禽流感病例,超过30%病例死亡,对人类威胁极大。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感染禽流感主要是暴露于活禽市场或接触活禽,若可减少暴露在活禽环境,相信可有效预防感染。梁亦好又称,随着禽流感病毒基因「突变和洗牌」,不排除会出现人传人情况,科学家更发现禽流感病毒对过往的治疗药开始有耐药性,社会更要留意如何防控感染禽流感。
停售活禽日久,家禽业界反映损失甚大。家禽业商会理事长梁明立在节目中表示,以往停售期间政府与业界有默契,以补助形式纾缓业界生计,但今次停售时间长,政府亦未有表态,认为是「默契消失」。梁明立表示,业界多以家庭式经营,较难转型销售冰鲜禽。
节目中有市民反映,担心冰鲜鸡的食品安全问题,质疑停止进口活禽可否永远解决禽流感问题,又批评政府逃避责任。吴秀虹强调,政府并非逃避责任,民署曾多次与业界开会,希望回馈需要补助的情况,但业界只想恢复输入活禽,对补助方面并无明确要求,而民署会继续与业界沟通,希望业界提出具体协助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