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碗船厂进入文评程序 清拆急停 保育承传 念念不忘必有迴响
路环荔枝碗船厂荒废近十年,但就在近年终于逐渐受到各界关注之际,政府决定以安全为由,于本月初计划清拆荔枝碗18个地段中17间船厂其中的11间,即时引来坊间潮水般的抗议,十多位专家、学者、议员、保育人士纷纷撰文,希望政府手下留情,为本澳硕果仅存的造船业遗址,保留一点文化承传的「血肉」,无奈日前其中两间船厂终在无情机械下,变成瓦砾。
讵料,事情在昨日又出现峰迴路转般变化,文化局分析民间670人联署提交的文件后,认为船厂符合《文遗法》规定,决定启动文物评定程序,文化局局长梁晓鸣直言,这即是「要求暂时停止拆卸」。这不啻是一众有心人年来念念不忘必有迴响的坚持下,一次小小的胜利。
路环合兴船厂是荔枝碗余下未被拆除的九间船厂之一,至于如何修补,有待厂主及文化局协商。 (何灏恩摄)
文化局局长梁晓鸣(中)昨日为荔枝碗船厂带来好消息,指清拆行动暂时终止。 (杨淑菁摄)
澳凼路造船业商会及守护荔枝碗造船关注组本月1日召开记者会,会上展示一份文件,指政府早在2008至2009年间,已有计划将十多间船厂清拆,改建成具休闲或娱乐设施,不排除政府清拆行动,为实行当年的计划?
坊间联署保育行动
消息一出,坊间哗然,惟政府以安全为由,于本月8日清拆12及15号地段船厂,事件更引发坊间强烈不满,守护荔枝碗造船厂关注组即时发起联署要求文化局启动文物评定程序的行动。而在上周日(19日),海事及水务局局长黄穗文更称,拆除12及15号地段两船厂后,其余九间亦会朝清拆方向进行。
清拆行动似没有停遏之际,联署行动同样过了多天没有反应,坊间均持悲观态度;讵料文化局昨日在塔石文化局大楼,就「荔枝碗船厂片区文物」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对荔枝碗船厂启动文评程序,文化局局长梁晓鸣、文化遗产厅厅长梁惠敏及首席顾问高级技术员崔贞贞等高层均有出席。
由于荔枝碗已进入文物评定程序,暂停清拆,有船厂用围栏围起,不让外人进入。 (何灏恩摄)
船厂有望「鹹鱼翻生」
梁晓鸣昨日在会上表示,上星期得到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的支持,亦认同荔枝碗船厂的文化价值,同时分析民间670名联署提交的文件,综合两方意见,认为船厂符合《文遗法》规定,于是决定启动文物评定程序,透露希望未来会朝博物馆、展览馆等方向发展,必定把重现本澳过往造船业历史和工艺,以及展现古村落的生活形态的规划包括在内,对达成此目标「非常有信心」。
荔枝碗12及15号地段两间船厂,本月8日因安全问题,被工务部局清拆。 (资料图片)
文评一年内有结论
新一届文化遗产委员会将于下月初运作,梁晓鸣表示,届时会开始荔枝碗船厂评定工作,根据法规必须在一年内得出结论,承诺「唔会拖好耐」。他续称,当荔枝碗船厂进入待评阶段后,欲进行任何工程都需要通知文化局,即「要求暂时停止拆卸」,若船厂结构进一步恶化,则需要寻求工务局的专业意见。
暂时得以保存的信荣船厂,昨日所见还有工人在厂内工作。 (何灏恩摄)
但早前已清拆两座船厂,会否降低荔枝碗船厂整个片区的价值?梁晓鸣坦承,「有影响」,他补充,当局在工务局清拆期间有进行测绘纪录,保存被拆船厂的资料,亦有保留有价值的文物,包括船厂招牌、杉木柱、鲁班神位、土地神位及吊机连配件等,故在未来具备基础及条件可复元原貌。
昨日所见,荔枝碗15地段船厂已变成一幅空地。 (何灏恩摄)
两司长月初同称无奈
运输工务司司长罗立文曾于上月就清拆荔枝碗船厂事宜直言「涉及到公共安全冇嘢谘询」,而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曾无奈回应,指文化局已尽最大能力保护荔枝碗,被问到会否感到不被尊重,谭俊荣当时称,「遗憾地你可以咁认为」。
梁晓鸣强调,荔枝碗船厂片区进入文评程序并不会影响工务部门在路环旧市区的整体规划,重申之前清拆是工务部门基于公共安全理由,必须尊重,「一切向正面角度进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