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惩罚

英国首相文翠珊28日正式签下与欧盟的分手信,英国的脱欧之路正式启程,双方过去数十年中建立的机制,必须在未来两年「砍掉重练」,而若在时间内无法谈妥,欧洲议会又不愿延长期限的话,英国将面对「硬脱欧」结局。儘管文翠珊认为「没有协议也比坏协议好」,但「没有协议」的「硬脱欧」究竟是个怎样的局面,没有人能够想像;更麻烦的是,苏格兰议会也在同一天通过第二次独立公投议案,这两条相互纠缠的脱离之路,让3月28日成为决定英国未来的新起点。

所有的欧盟成员国都认为,英国脱离欧盟后的待遇应该要比留在欧盟更差,这将是欧盟在对待所有脱欧议题时一贯的红线,儘管27个成员国对不同议题有不同的优先考虑,但所有成员国都会同意,谈判代表必须以欧盟的利益为优先,英国不能在抛弃责任的同时,继续享受利益。尤其在对抗保守主义的势头下,许多国家更是难以掩饰惩罚英国的慾望。比利时主张各国团结抵抗各自双边谈判的诱惑,不能被英国分化瓦解;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呼吁德国企业不能与英国有幕后的谈判。

一般的双边贸易谈判往往持续数年,文翠珊要兑现英国脱欧的十大承诺(继续享受单一市场、脱欧当日与多国达成新贸易协议、节省预算投资公共建设等)可谓难如登天。欧盟不会让英国就这样拍拍屁股走人,据奥地利披露的「脱欧分手费」,可能高达600亿欧元,对希望节省预算的脱欧派而言是沉重负担; 今年又是欧洲大选年,许多国家正在对极右派保守主义开战,若保守主义落败,欧洲形成新的团结氛围,自然不会给英国好脸色看。

在种种不利因素下,文翠珊想要如期完成谈判,难度可想而知,而要期待欧洲议会放宽期限,似乎只能依赖虚无飘渺的「道德良心」。无论谈判到甚么进度,脱欧都会成为现实。「硬脱欧」的结果,将使英国製造业与进出口进退失据,贸易鍊条複杂化,公民权、企业外移的问题也将使英国失去来自欧洲的优秀人才,连带地使投资衰竭,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将被动摇。文翠珊被迫站上脱欧的悬崖,前路晦暗不明。

从脱欧启动的这一刻开始,英国与欧洲已进入了「战国时代」,英国独自走上充满变数的道路,欧洲在「惩罚」英国的同时,也必须正视改革的呼声。面对不平衡的经济复甦、汹涌的民粹主义、接踵而来的难民,欧洲始终无法团结起来解决问题,单一货币机制与政治可行性之间仍然存在许多冲突,这些一体化进程中的难题,如果缺乏解决问题的勇气与决心,当初在二战废墟之上建立起来的和平繁荣理想终将成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