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举办关爱自闭症患者活动 向大众宣导对自闭症正确观念
昨天(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关怀日」,为唤起公众关注自闭症患者需要及加强其家人支援,澳门自闭症协会昨日于科学馆会议厅主办「澳台两地家长分享会」,是「2017世界关爱自闭症日」系列活动之一,邀请台湾人气家长「蔡杰爸爸」、「花妈」与本澳的家长分享教导自闭小孩的心得,心路历程等,向大众宣导对自闭症的正确观念。
澳门自闭症协会理事长陈筱曼(左)希望家长应正视及面对自闭症患者,了解及善待他们。 (许舒婷摄)
澳门自闭症协会理事长陈筱曼表示,社会工作局残疾评估最新数字显示,本澳约有300名自闭症患者,但她强调数字并不重要,重要是家长应正视及面对,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她称,小孩在0-3岁属于自闭
症诊断的黄金期,有部分小孩由于患有高功能自闭症,不轻易被察觉,故希望政府在所有托儿所增设驻校治疗师,以及在育儿手册上增添一项分辨自闭症的特质,无论是识别及辅助都可以大大减轻家长的压力。陈筱曼又建议学校内体验「小天使」游戏,即一名普通学生派遣一名特殊障碍学生,两人互相帮助及关心,藉着游戏让特殊障碍学生感受到爱与关怀,亦可以帮助孩子自小消除歧视,一举两得。陈筱惠续称,会坚持继续推广工作,让社会对自闭症孩子更加了解,才会懂得如何友善对待他们。
澳门自闭症协会秘书长及心理治疗师郑莎莉称,自闭症一般可在一岁半诊断出来,而主要特徵是缺乏眼神交流、偏向独自行动、覆述形式对话、难理解身体语言、固执行为、偏好旋转或发亮物件等,上述行为持续到两、三岁就能判断为自闭症。
育有一名亚斯伯格(自闭症)孩子的「花妈」卓惠珠表示,社会上有时会对自闭症产生误解,以为他们没有同理心,不会说话,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跟别人沟通有困难。要跟自闭症孩子沟通,卓惠珠建议「先不预设他做任何事情是故意」,也不要用指责的语气去了解事件,应要以耐心及尊重的态度去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