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呼吁清明做好防蚊準备 拜祭后切记清理垃圾及积水

明(4)日清明节,预计将有大批居民前往坟场及灵灰安置所等户外场所拜祭先人,卫生局昨日表示, 今年澳门及邻近地区登革热传播风险皆有所增高,提醒居民注意在扫墓完毕后,要清除积水及清理垃圾,不应留下花瓶、饭盒、饮品罐、胶袋及化宝铁桶等容器,以防积水孳生蚊虫。

每年清明节卫生局都派人到坟场向居民进行宣传教育,预防登革热。 (资料图片)

同时在户外做好防蚊措施,例如用驱蚊剂涂在身体外露及穿浅色长袖衫及长裤,避免蚊叮。居民如有发热、皮疹等疑似登革热及寨卡病毒病癥状,应尽快求医。卫生局将明(4)日清明节当天,派员到望厦圣母(新西洋)坟场向居民进行宣传教育。

根据内地卫生部门资料,今年至2月,全国登革热个案累计报告病例54例,较过去三年同期平均数为高,其中广东省已出现13例。而根据台湾卫生部门资料,截至3月31日,台湾累积病例达65例。此外,马来西亚至今已出现9,000多宗病例,当中包括22例死亡。此外,全球已有84个国家出现寨卡病毒病病例,受影响地区包括美洲、非洲、东南亚、太平洋岛国等国家,其中新加坡自2016年至今已累计462例,当中有17名患者为孕妇。

澳门方面,今年录得一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报告,在温暖潮湿天气下,澳门1至2月多个地区的诱蚊产卵器指数均较历年同比为高,2月全澳平均指数为2.4%,明显较去年同期的0.6%为高,当中又以塔石区、路环区及凼仔区最为明显,指数反映本地蚊子活动较早开始活跃,显示本年登革热传播风险较高。伊蚊能同时传播登革热及寨卡病毒病,鉴于澳门和登革热及寨卡病毒病流行地区交流十分密切,卫生局呼吁居民必须做好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