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论坛」探讨旧楼重建 市民促请政府尽快订时间表
政府2005年提出「旧区重整计划」,历时十年计划未有寸进,最终被「都市更新」取代。现时全澳30年或以上旧楼超过4,200幢,衍生不少安全及管理问题,「都市更新」对这些旧楼居民来说,实在是望穿秋水。昨(2)日在澳广视时事节目「澳门论坛」,市民发言都表示,希望政府加快旧区重整进度,并为业主作原区安置,促请政府尽快订立时间表。
现时全澳30年或以上旧楼超过4,200幢,衍生不少安全及管理问题,都市更新委员会建议修改30年以上旧楼,需90%业权同意即可启动重建。 (资料图片)
都市更新委员会初步建议修改30年以上旧楼,只需90%业权同意就可以重建,40年以上旧楼是85%,而涉及重大利益或已拆卸楼宇比例则降至80%。
都市更新委员会委员黄承发认为,旧区重整方案需要有取捨,方可令方案实行。对于有意见指担心出现强拍情况,黄承发建议,设立完善的上诉机制,以避免类似情况出现。
街总社会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沈景云认同降低有关比例有助推动重建,惟因移民、承继人等问题,成功重建的比率低。他以重点推动的祐汉旧区为例,指难度仍然存在。
原「旧区重整」谘询委员会委员、大律师石立炘补充,有关降低比例的建议应以100%为基準,若无法得到100%业权同意,再按相关建议的楼龄,降低业权比例。他建议设立第三方代理制度,当找不到业权人时,可由第三方代理如检察院作代表处理。
立法会议员施家伦亦同意降低有关比例,他指出,业权人需集合所有业主意见,自行作旧楼重建难度大,房地产商亦因投资大,不愿接手,建议仿效香港,成立公营机构或私营公司处理,对于整个片区的重建,则交由公营机构处理,让政府带头去做。
另外,有现场市民发言指希望加快旧区重整进度,并为业主作原区安置,促请政府尽快订立时间表。
市民发言表示,希望政府加快旧区重整进度,并为业主作原区安置,促请政府尽快订立时间表。 (许舒婷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