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个人资料 免落歹徒手中

电话诈骗案沉寂一段短时间后,近一个月又再死灰复燃,并且变本加厉,由4月中至5月初四个星期,警方已接获160多宗电话诈骗案报告,其中19人受骗,损失共达1,100逾万元,受害人大部分都是欠缺保护个人资料意识,向他人透露自己的个人资料,招至损失,市民极需要加强保护自己个人资料,以免落入歹徒手中。

在连串电话诈骗案中,骗徒都掌握受害人部分个人资料,利用这些个人资料,令受害人入信,甚至在一些案中,骗徒更掌握受害人照片,伪造通缉令,个人资料及照片俱备,指示受害人登入指定网站,发现自己图文并茂被「检察院」或「公安局」通缉,信以为真,因此听从骗徒摆布,透露自己个人资料,包括银行账号及密码,结果招至损失,反映保护个人资料的重要性。

在今日电子网路发达世代,市民不论申请证照、会籍、会员卡、办理财务,网上购物、邮件速递等,无不需要填写个人资料,虽然大部分地区都有法例严格保护个人资料,但漏洞仍存,个人资料被人窃取转售牟利,早前内地公安便侦破一宗在网上出售大量个人资料案件,涉及个资数以百万计,反映保护个人资料需要大幅改善,执法部门加强执法,严加惩处洩漏他人个人资料的机构或个人。

司警在短时间内收到大量电话诈骗案举报,骗徒都是假冒治安警察局出入境事务厅人员或内地政府部门人员来电进行诈骗活动,警方虽然作出呼吁,并製作漫画「模拟案情」,呼吁市民不应随便向他人透露自己个人资料,慎防被骗,然而,仍有不少人上当。

网路世界无远弗届,即使在境外填写个人资料,同样有机会被盗用,近年来网路诈骗案同电话诈骗案一样频发,骗徒手法一丘之貉,假冒国家机关人员,讹称事主触犯经济罪案被通缉,藉核实身份套取个人资料资料,银行账号及密码,当中不少电话诈骗案,骗徒都掌握受害人部分个人资料,反映个人私隐资料外洩情况严重,虽然连串电话诈骗案后,当局呼吁市民加强保护个人资料,但仍有人向骗徒透露自己的银行账号及密码,以至存款被提取一空,显示市民本身有需要加强个人资料保护意识,不应随便向他人透露自己个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