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启动船厂片区文物评定 专家:修复结构需两千多万预算
文化局叫停路环荔枝碗船厂片区拆卸工程,并启动文物评定程序,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昨(12)日出席文化遗产委员会会议后接受传媒访问时称,出席的委员一致赞成荔枝碗船厂片区启动文物评定程序,紧接下来将按《文遗法》有关规定开展各项程序,抓紧及加快工作进度,争取在短于一年的法定时间内完成评定。
工程师李熙爗表示,船厂修复结构需要2,000万元至3,000万元预算。 (梁佩茵摄)
文化局在会上简介称,荔枝碗船厂片区于20世纪50年代始建,其中两间已被拆除,目前剩16间。是本澳现存最大的船厂片区,亦是华南地区保存至今较具规模的造船业遗址之一。文化局认为,荔枝碗船厂片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造船工艺、因造船业而形成的荔枝碗村的生活脉络及村落形态,以及整个片区的景观脉络,特别是亲水和亲山的关係。
会议上,委员一致认同荔枝碗船厂片区之价值,一致赞成文化局启动荔枝碗船厂片区评定程序。委员林发钦称,荔枝碗船厂片区既有绿色生态,亦有历史文化,更有现代化可供使用的码头,规划上可有更多后续发展,故认为船厂片区的保育对整个路环区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
本身是工程师的委员李熙爗指,初步估计把其中约10,000万平方的11间船厂、的修复结构需要2,000万元至3,000万元预算,但不建议使用原材料修复,且修复后需设有周边配套,如博物馆、餐厅、住宿等全面活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