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无效并非广告说了算 仲裁需时 谁愿无了期抗争
标榜可以减肥塑型、抗衰老等一大堆功效的神奇奶茶,并以声称内含「白藜籚醇」(Resveratrol)作招徕,药剂师学会理事长刘帝恆(下图)表示,「白藜籚醇」的确有一定抗衰老功能,但神奇奶茶的成分标识上,并无标明当中「白藜籚醇」的份量,故很难推断其成效;而且所有健康产品都需要临床功效验证,即使成分有效,但份量多寡是影响功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至于奶茶能否瘦身,刘帝恆表示,成分上均无显示任何有助消脂的成分,反而奶茶的糖分有一定卡路里,所谓「减肥塑型」,可能来自代餐的服用方式,因为人体每日会消耗一定热量,但奶茶的热量根本无法提供成年人一日所需,即使能提供减肥效果,亦并非产品成分见效,而是生理机能的正常运作。
非无法可依 是无法执法
另外,对于神奇奶茶的宣传有否失实引起的争议,大律师超崇明表示,最实际始终是消费者要「醒目」;其实网购商品在广告及宣传上,并非无法可依,澳门自1989年已将《广告法》规範,市民若对所购买商品有虚假说明的疑问,可依《广告法》提出诉讼,虽然近30年前所定下的法例有改善空间,但并不存在对网上广告的漏洞。
然而,赵崇明指出,问题关键在网络,即本澳法律难以监管澳门以外地区或国家的网络,即使对方在网上作出的广告及宣传有违本澳《广告法》,却难以追查兼无法执法。
赵崇明又指,网络销售平台如「微信」、「Facebook」其公司及伺服器,均不在澳门设置,即使消费者将商户资料提供予警方,警方亦无能为力,而且亦无法向外地的平台提供者要求用户资料,这情况导致大量夸张宣传广告的发生。
赵崇明最后称,消费者即使将与商户的对话作为证据,亦无法以《广告法》进行指控,因为「广告」或「宣传」所指的是向公众发布商品及服务讯息,两者之间的对话不算数。但消费者可以向消委会举报,根据《消费者保障条例》,并经由消委会的仲裁中心作出调停,但过程并非强制受指控店家作出回应,只是在两者间提供协调,而且一般程序需要半年以上才有结果,不少消费者怕麻烦最终只有哑忍。
大赵律师最终认为,要避免堕入网购陷阱,最重要是消费者自己要醒目。 (梁灿旭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