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善处理万计被弃头盔

《核准轻型及重型摩托车驾驶员及乘客防护头盔的型号》行政法规,将于6月13日生效,届时摩托车驾驶员及乘客必须佩戴获政府核准的防护头盔,若电单车驾驶者或乘客佩戴头盔的型号未经当局核准,即被视为没有佩戴头盔,可被罚款澳门币600元。业内人士估计,行政法规生效前后,会有多达11万7,000个头盔被丢弃,一般头盔所用物料,难以迴圈再用,若随意乱丢,会造成环境污染,但当局迄未宣布处理数以万计被丢弃旧摩托车头盔措施,引起市民及环保人士关注。

澳门摩托车多,使用的头盔自然也多。本澳目前有超过13万辆摩托车,以平均每辆有两个人使用推算,估计现时本澳使用的头盔有达25万个,由于当局一直没有对头盔作严格规範,虽然2014 年曾发出头盔标準指引,但仅属指引性质,并非强制执行,业内人士相信市面上使用中的头盔,有不少是不符安全规格。随着今年6月全面实施第16/2016号行政法规《核准轻型及重型摩托车驾驶员及乘客防护头盔的型号》,会有大批不合安全标準头盔被淘汰,这些头盔不会如被淘汰的二冲程摩托车般,由环境保护局接收处理,这些报废头盔被弃置后,政府如何处理是,环保人士认为是重点,对环境保护极重要。

业内人士提醒,头盔所含物质,会对环境构成污染,一般头盔由塑胶、发泡胶、金属、海锦等物料组成,在邻近地区如内地、台湾、香港,头盔属回收品,可被拆解成塑胶壳、塑胶镜片及发泡胶再造,但本澳回收产业发展未成熟,面对数以万计头盔,当局至今仍未提出后续处理方案,若将头盔直接送往焚化或堆填,都会造成污染。

虽然交通事务局在多个地点设置头盔回收桶,包路凼城驾驶学习暨考试中心、汽车检验中心、澳门摩托车检验中心及九个公共停车场,市民可将弃用头盔投于回收桶内,但环保人士认为,这些地点并非市民经常会去及容易抵达地方,回收点应设于更方便市民的地点,否则旧头盔被随意丢弃在垃圾箱,送往焚化或堆填区,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现在距离行政法规生效不足两个月,当局应把握时间,设置更多方便市民的头盔投于回收点,加强宣传不可随意到处乱丢弃旧头盔,并与业内人士及环保人士商议回收再利用,订定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