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店标榜减肥抗癌14项功效 网购神奇奶茶 神过神茶
常识题:网站设在澳门以外地区或国家,本澳没有实体店,买卖双方只在街外交收,而产品包装亦没有标明功效,纵然产品与网上宣传不符,如此网购形式,即使消费者委员会声称有法可依并作出检控,但本澳法例不容许「放蛇」行动,试问是否最终都「吹佢唔胀」?
近期一款声称来自美国、在网上疯传的含「白藜芦醇」的神奇奶茶,每杯20克装具有「抗衰老、抗氧化、抗自由基、抗癌症、抗血栓、平衡胰岛素、提高免疫力、美白养颜、减肥塑型、代餐饱腹、产后修复、恢复生理机能、延年益寿、延缓衰老」14项功效?
姑勿论一杯38元的神奇奶茶是否真的如此神奇,只要饮罢不搞出人命,一个愿卖一个愿买,消委会、民政总署、卫生局、经济局等又能怎样保障市民权益?还是大律师赵崇明说得好:最终都要消费者自己醒目!
一款声称来自美国,内含白藜芦醇成分的神奇奶茶,近期在网上引起热议。 (杨淑菁摄)
减肥塑型、美白养颜!只要看到这两款功效,澳女当堂眼睛一亮,至于含「白藜芦醇」的神奇奶茶其余12项功效,当属次要。这款奶茶近期藉着网络社交平台「微信」、「Facebook 」成为热话,由于请来香港明星任代言人,锋头一时无两。
网购已成现今大势所趋,但有时因受制区域网络无法监控,消费者需要格外小心。 (设计图片)
「抗癌?佢咁标榜咋!」
网上订购380元一次要买十杯,即一杯卖38元,较超市一包即沖奶茶贵十倍;但关键不在价钱,而是它的功效「坚唔坚」?
本报记者为求一试,火速与卖家在网上联络,在街外交收买了一套装后,卖家当时称,神奇奶茶的确有减肥功效,但抗癌等医疗效用则支吾其词。记者之后在网上与总代理商对话,对方表示:「抗癌就唔知,因为冇人试过,不过佢咁标榜咋」。
一个月坚减8至12磅?
总代理商之后就一轮嘴硬销,强调瘦身一定见效,她又指家中的长辈也有饮用,试毕「只脚鬆咗、行路好舒服」,若要饮用该产品,就先按照代理商所提供的方法「3、2、1」疗程,指头三天必须三餐只饮用奶茶作代餐,第四、五天则两餐代餐,如此类推,又称至少坚持一个月必能见效,可减轻体重8至12磅。
代理商除强调奶茶的确神奇外,更以类似传销手法在网上推广,表示参与代理这款产品,月入可高达20万元,网民莫不趋之若鹜。
由于这款奶茶只在网上宣传,把产品图片加上文字合併而成,但产品包装上却没有印上任何功效字句,换言之,它既不属药物,又不标明是保健产品,只是一款具有神奇功效的「奶茶」而已。为了找位「入」这款奶茶的「定位」,记者先后向消费者委员会、民政总署食品安全中心、药剂师学会、大律师,以至市民的意见,综合出一幅较全面的「图画」,让读者参考。
内容失实会被罚
消费者委员会发言人表示,本澳的网上商店与实体店相同,都受澳门法律规管,例如经营者透过广告形式宣传,若当中广告内容欠缺真实性,有可能因违反《广告活动法》而受处罚(经济局为监察实体)。
又例如经营者出售「与所声称之货物具有或外显之性质、质量及数量相比,性质不同、质量较次或数量较少之货物」,亦有可能因违反第6/96/M号法律的「货物欺诈」罪而受处罚(刑事犯罪)。
记者日前买来一套神奇奶茶试饮,其稠如「糊仔」,和传统奶茶分别极大。 (杨淑菁摄)
未见神奇奶茶网店登记
民政总署发言人则回应,为了在基础上提升与网购业界的风险交流,民署去年推出了「食品业界登记计划」,透过登记行动,进一步加强与食品业界的沟通及了解,以传达政府最新的食安资讯、相关法律及指引,让经营者清晰有关的法律责任。惟在食品业界登记计划的名单之中,亦未见有该款神奇奶茶的网店登记。民政总署也呼吁, 食安工作有赖政府、业界及市民共同合作,除政府的监管外,买卖双方必需认清网购食品存在的食安风险。作为卖家,必须遵守法律,了解法律所要求之义务及违法后果。而作为消费者,理性消费、自我保护是减低食安风险的关键。
网上有贴图表示,饮过神奇奶茶后「超兴奋」,效力好过饮中药。(互联网图片)
市民醒目 未敢轻信
不时会网购衣物及化妆品的市民林小姐,被问及会否相信奶茶可抗癌时直言:「咁成功(这个世界)就唔会有咁多病痛啦!」
曾在网购「中伏」的市民杨小姐称,试过网购榴槤月饼,当时看到评价一致讚好于是决定下单,但货到之后发现味道古怪故整盒丢掉,从此也不敢随便网购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