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工具助残障数码共融 冲出网络桎梏 就欠一道门
一个颜色分明的电脑键盘、一个简单易明的图案选择界面、一个如打傻瓜游戏的斗大按掣……这些看似给儿童玩耍的东西,其实正是残障人士上网必备的电脑辅助工具,透过这些工具,残障人士可以和常人一样接触外边世界,在网上和人沟通聊天,获取知识、讯息,以至快乐,更利用网上工作便利,贡献社会,不必和常人作残酷的身体竞赛。但如此简单工具,本澳有吗?若有,普及吗?
由澳门商务读者慈善会主办的「构建亚洲伤健共融会议」,昨日于美高梅大宴会厅举行,主办单位邀请国际权威专家演讲,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专员Natalia Amelina博士以「残障人士之数码共融」为主题,介绍了针对有特殊需要人士而使用的特製电子装置,讲解如何令这类人士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电脑等设备,以接触更多资讯、加强与外界交流。
昨日会议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特奥运动员和教练参与,主办方期望向社会传递伤健共融的和谐理念。(陈骏骐摄)网络统领世界
在演讲中,Natalia Amelina博士指出,在互联网统领世界的大时代,人们大多数依靠电子设备来接触世界各地资讯、与他人交流,但我们习以为常的手机屏幕、电脑屏幕、键盘、滑鼠等设备,往往对一些残障人士在使用上并不友好,特别是手机屏幕,几吋面积对残障人构成莫大压力,他们即使知道如何使用,惜受困身体的协调能力,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专员Natalia博士指出, 只要几组简单工具,就能协助残障人士上网,与外界接触。(陈骏骐摄)
工具辅助思维
Natalia博士所在的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曾作详细研究报告,指出可以利用各种特殊设备来帮助残障人士使用电脑,包括颜色鲜明、按键放大的特製键盘,取代滑鼠的摇桿、滚球、具备放大功能的触摸屏幕、如玩打傻瓜游戏的特大颜色按掣、用不同图案取代文字的屏幕界面、供视障人士发声指示的装置,以至具手写功能的特大电子黑板等,都是简单易明,务求令不同类别的残障人士都能适用。
联合国专家博士介绍的特製电脑设备,可以帮助残障人士更容易使用电脑。(陈骏骐摄)
适合残障人士使用的电脑键盘,几组颜色就能区分出不同功能。(设计图片)
有别于电脑滑鼠,摇桿棍式装置,残障人士更能掌握运用。(互联网图片)
另外,对于一些有智力障碍或者阅读困难的人士,她就建议在设计软件和设备时儘量避免过多刺激视觉和大脑的因素,应採用简化的图形和物体。
类似捉小精灵的按掣,让残障人士易于操控电脑。(互联网图片)
Natalia博士又呼吁,在现今的网络资讯时代,政府当局和教育界要正视残障人士接触资讯的需要,推动培训更多专业人员,透过科技的协助,让残障人士更好地获取资讯、与他人进行交流。
为了方便残障人士表达思维,图案选择会更合适。 (互联网图片)
美高梅助残障就业
同时,美高梅首席执行官简博贤亦在会议上发表演讲,指出自从2007年开幕之初就已经开始聘用残障人士,包括有不同部门多种岗位,例如房口部、设施管理及后勤等部门。简博贤表示,目前美高梅内部有27名残障人士僱员,未来会继续与政府部门、本澳社团合作,陆续增聘18名残障人士,以此向社会传递伤健共融理念。
出席昨日会议的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特殊奥运会运动员及教练、本澳社团代表和师生等约300人。会议并得到社工局、澳门明爱、澳门扶康会等机构支持并派员出席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