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冀动物医院24小时服务 业界指三名全职兽医不足支持
为提高本澳动物护理卫生水平,特区政府制定《动物防疫及兽医法》公开谘询文本,并于本月3日至5月2日展开为期30天公开谘询,在昨日电台时事节目「澳门讲场」,有市民表示认同加强监管兽医,但谘询文本提出动物医院须至少有三名全职兽医,担心如大部分动物医院应付不了,变相出现行业垄断局面。
民署管委会委员吴秀虹、动物检疫监管处长徐裕辉以及临床兽医师学会会长何子逊昨日出席电台节目,与市民探讨《动物防疫及兽医法》谘询文本。(刘凯辉摄)
民政总署管理委员会委员吴秀虹回应称,现时本澳20多间动物诊疗机构中,约六、七间符合要求。她又称,文本提出希望有24小时动物诊疗服务,但实际不是很多医院可提供,民署亦会多听各方面意见。
现职兽医的临床兽医师学会会长何子逊则表示,本澳大部分动物诊疗机构有两名或以上兽医,若要有24小时营运,则至少要有五名兽医。他表示曾听到有三间动物医院提及,立法后会考虑转为小型诊所或减少服务。他又指出,现时业界多数自行协调晚间留院照顾动物,若要符合相关建议,最终成本将转嫁消费者。
谘询文本提出兽医需注册及学历要求,提议设立认可的大学名单,以及需持续进修。何子逊称,业界普遍认同兽医具学位是基本要求,而本澳现时绝大部分兽医符合指定大学名单,只有一名不符,但有些本澳学生正就读不在名单的大学。
谘询文本建议设立执业兽医资格审核委员会及纪律监察委员会,何子逊希望业界人数可佔50至60%,并由业界监管,政府辅助,同时亦需有动物团体等代表。民署动物检疫监管处处长徐裕辉称,大学名单有参考邻近地方,希望本澳兽医水平不比邻近地方低。至于法律生效后,可能有学生在名单外的大学就读,他称民署会考虑设过渡安排,例如经实习或考核通过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