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介入楼宇渗漏安民生

澳门的住宅大厦无论新旧,排污管及楼宇渗漏事件时有发生,受困扰居民并非没有寻求相关部门协助,相反是奔走多个部门后,问题始终未有改善。日前凼仔茵景园有住户于社交媒体贴文投诉,大厦停车场负二层不时渗出臭水,向政府多个部门求助却被当人球般「一个推一个」。在社团、议员及民政总署三方配合下,最终找到大厦渗漏原因及解决办法,不过爆渠已经不是一日半日,拖了一段时间才得以修复,要能迅速解决问题,业主会需有专业知识外,亦需政府积极支援。

政府鼓励成立业主会管理大厦原意是好,奈何居民在楼宇维修问题上意识仍薄弱,纵然大厦已成立业主会、管理公司到位,但各家自扫门前雪,要推动大厦共同部分维修工程已甚为困难,加上当局欠缺对业主会在制度、财务,以及法律知识等培训,导致业主对处理大厦问题时更是束手无策。

政府不妨考虑设立紧急机制,当业主会召开紧急会议,而且获三分二或过半数业主同意时,政府可进入私人物业协助修整,从而加快维修进度。另外,政府亦可建立紧急资助机制,让居民可以解燃眉之急,避免临时筹集资金会影响维修进度,甚至产生其他社会环境问题。

民生无小事,塞渠漏水可大可小,但大厦渗漏水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管理範畴,每当出现问题,部门之间不免予人互相推诿印象。诚然,要政府包揽解决所有楼宇渗漏问题确有困难,但并非居民要事事求助政府,而是实在别无他法。

由跨部门组成的楼宇渗漏水联合处理中心运作近八年,截至去年10月底,累计立案14,526宗,经联合中心协调后,有10,342宗业主已维修或按检测报告跟进处理,可见有助解决楼宇渗漏问题,但亦反映中心工作量庞大,加上人手短缺,处理个案需时。

茵景园个案只是本澳楼宇渗漏问题的冰山一角, 资料显示, 本澳现存各式楼宇建筑6,000多幢,当中楼龄超过30年多属七层以下建筑,涉及塞渠、渗漏水以至外墙石屎剥落等不同程度的结构性问题甚为普遍。跨部门不可坐视不理,应多主动巡查各区,及时发现问题。

楼宇渗漏问题影响千家万户,政府应迎难而上,从更多层面寻求解决方法,急市民所急,方为负责任政府的应有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