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学生实践文创产业化 澳门文创有广阔生存空间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2017毕业设计作品」正在澳科大新落成的「点绽体验学习廊」展出,展期至下周三(10 日)。科大副校长庞川教授表示,澳门社会应该更重视青年人的文创作品,很多优秀的学生作品本身就很有商业化应用的价值。

科大四名设计学硕士生设计一组澳门吉祥物,并与本地店家合作,将吉祥物製成产品包装。 (李国星摄)

庞川教授认为,参展作品的作者,无论是澳门本地学生、内地学生还是来自于其他地区的学生,经过在澳门的学习、生活之后,都与澳门培养出了感情,也对于澳门的文化产生更多的关心,在他们製作的每件作品中,都能够明显的感受到澳门元素与他们的澳门情怀之间的结合。

庞川教授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点绽」是科大为人文艺术学院学生而设的展览空间,同时为他们提供一个实践文创产业的平台,培养本澳文创产业的新力军。谈到本澳的文创生态,庞川教授坦言,作为产业多元化中重要一环,近年愈来愈受政府及民间重视,但澳门文创在产业化方面的确尚未成熟。他认为,商业化是推动本地文创产品最有效的做法,可为文创带来生命力。

好产品亦需好营销

他又指出,即使一个很「有计」的设计师,再优秀的设计产品也需要好的营销策略,让产品被市场接受,才可保障好设计的持续发展空间。

为了让学生实践将设计产业化,学院于今届毕业展安排设计实践及设计管理的研究生组队,合作由原创设计到行销都一手包办。由一名艺术设计实践及三名设计管理研究生组成的小组创作了一组澳门吉祥物,随后将吉祥物製成如文具及陶瓷餐具等原创商品,甚至与本地店家合作,将吉祥物製成产品包装。

有室内设计学生将清平戏院改造成社区建筑,希望藉设计唤起澳人关注旧建筑。(李亮希摄)

「原创设计」为亮点

设计管理研究生杜凯宁表示,本澳商家都相对接受以原创设计作宣传的方式,不少文化及官方机构亦然,小组的设计亦得到一文化协会赏识,因此认为文创在澳门有愈来愈广阔的生存空间。

有室内设计本科生的作品,将清平戏院改造成社区建筑,将旧建筑活化。设计小组成员黄嘉雄(下图)表示,本澳有很多充满文化价值的旧建筑,若被轻易遗忘,甚至拆毁,则十分可惜,于是小组将被半荒废的清平戏院製作活化的设计,用戏棚中使用的竹作主要物料,当中加入现代的建筑元素,同时沿用历史旧墙和原有的内部空间结构,做到新旧交融,希望藉设计唤起澳人关注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