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龙游行祈祷本澳风调雨顺 多阶层凝聚传承多姿澳门

昨日农曆四月初八是佛诞节,亦是澳门的醉龙节,澳门鲜鱼行举办醉龙游行活动,以祈祷澳门风调雨顺,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昨(3)日出席醉龙节开幕礼时表示,醉龙文化是本澳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冀官民合作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强调,特区政府非常重视及支持本澳优良传统风俗的延续,正是这些多姿彩的传统风俗和节庆活动,赋予澳门与衆不同的性格风貌及生活乐趣,并在传承文化、凝聚民心、推动社会和谐上担当重要的角色。

年仅七岁、最年轻的醉龙舞者称,自己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爱上舞醉龙。(梁启迪摄)

今年醉龙节澳门鱼行邀请了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队伍来澳舞龙献艺,活动内容更为丰富。昨早9时,身穿白衣黑裤扎红腰带、头戴簪花的舞者聚集三街会馆,待祭祀仪式完成后,出发前往议事亭前地一带表演助兴,舞者手持木製龙头及龙尾,一边向天喷酒、游走澳门大街小道,以祈求澳门风调雨顺。

谭俊荣司长主持醉龙点睛仪式。(梁启迪摄)

最年轻的七岁舞者

最年轻的醉龙舞者年仅七岁,他称自己非常喜爱功夫,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爱上舞醉龙,至今已学习了三年。而最年长舞者刘先生今年70多岁,参加了数十年舞醉龙活动。他表示,很高兴看见舞醉龙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亦有很多新血加入,令这澳门独有的传统得以传承下去。

另外,从英国来澳旅游的一对夫妇受访称,他们很幸运在旅游期间遇到醉龙节。虽然不是十分了解,但也知道澳门有醉龙节这个传统节日,亦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排在龙头候领龙船头饭的市民王先生,一早前来霸头位图个吉利。 (梁启迪摄)

龙船头长寿饭

派龙船头饭亦属醉龙节的一个重头环节,每年前来领饭的市民有增无减。排在龙头的年长市民王先生昨日早上5时已到达红街市,他表示,虽然等了数小时,但不怕辛苦,希望与家人一起吃过龙头饭后,能身体健康,故一早前来霸头位。

澳门鲜鱼行总会每年都会在多个街市派发龙船头饭,他们称今年来领饭的市民比以往多,相传小孩吃了会变听教听话、聪明伶俐;老人家吃了会健康长寿,故龙船头饭又称为「龙船头长寿饭」。

最年长醉龙舞者刘先生(右),参加了数十年舞醉龙活动。 (梁启迪摄)

醉龙舞步似醉非醉

醉龙节是澳门独有、渔业行会的传统节日,于每年佛诞节由澳门鲜鱼行举办。舞醉龙为醉龙节的重头戏,舞者只手持木製龙头及龙尾,没有龙身,舞者一边舞龙一边喝酒及向天喷酒、舞步似醉非醉,游走澳门大小街道,以祈求澳门风调雨顺。

市民排起长龙等派龙船头饭。 (梁启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