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环土地批给计划」叫停 业权问题 阻碍居民改善生活
运输工务司司长罗立文早前在立法会上表示,路环旧市区部分持「纱纸契」房屋,并非当局承认的业权,除了在特区成立前已依法确认的私有土地,其余特区土地均属国家所有,这是《基本法》明确规定。罗立文言论引起路环旧市区住户关注,住户受访表示,没有业权不能申请加大电錶功率,安装新电錶或自来水錶,甚至不能修葺旧屋,无法改善生活水平。
路环旧市区一带仍有不少具当代风格的老旧建筑,现时因为业权问题,居民维修及申请水电有困难,无法改善生活水平。 (资料图片)
现时路环旧市区90%房屋,约260间未有业权登记,但地籍局载有门牌等资料。政府在2009年曾推出「路环旧市区土地批给申请计划」,让回归前已持续居住在路环旧市区和未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居民,透过土地批给取得继续居住权利,「计划」推出后,居民向当局提交30份申请,但只有六份获批准。运输工务司司长罗立文早前指出,相关计划在新《土地法》「好似唔容许继续执行」,因此「计划」已停止。
团体促当局放宽批准
路环信义福利会会长杨景开(下图)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早前有五个路环团体向特区政府递信,希望政府加快「路环旧市区土地批给申请计划」,但「计划」进展缓慢,促请特首继续继续执行批给计划,并建议政府适当放宽批准,在不影响安全情况下,准许澳电为居民加大电錶功率。
他又指出,由于现时法例定明所有加大电錶功率的申请,都需有物业登记,但现时路环居民未能确认的房屋业权问题,居民因水电问题感到大为不便,希望政府可尽快解决。
另外,早前罗立文指计划在新《土地法》实施后,「好似唔容许继续执行」,已处停顿的状况,杨景开会长指「现阶段还未感绝望」。目前正等待特区政府回覆,望可透过协商调解目前状况,解决路环居民的业权问题和生活素质。
罗立文(右)早前在立法会上表示, 路环旧市区部分持「纱纸契」房屋,并非当局承认的业权。(互联网图片)
罗立文早前亦在立法会口头质询大会上表示,除了在特区成立前已依法确认的私有土地,其余特区土地均属国家所有,这是《基本法》明确规定,但政府没有掌握此类土地的数量和地点资料,「有登记,我哋就承认」,否则就没有办法,而且法律规定需拥有业权才能申请电錶,路环此类土地上的居民若要申请加大电錶功率,他亦没有办法,「正式嚟讲」,现时使用的电錶也存在问题。
路环市区的独特风情,吸引不少旅客市民游览。(梁灿旭摄)
罗立文表示,旧《土地法》中确实有提及关于「纱纸契」问题,当时指出应由政府向立法会提交处理建议,但最后并未落实。
新《土地法》冇「纱纸契」规定
在2013年通过的新《土地法》中,有关问题没有作出规定,「冇业权就冇办法」,难以加大电錶功率、重装水錶。罗立文强调,政府并非不想解决民生问题,可以继续研究,但不希望给予大家具体希望,政府要依法施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