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效益及行车法律问题等交换意见 社研会访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澳门社会发展研究会理事长陈炳强一行16人,日前拜访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及考察大桥施工进度,受到局党委副书记韦东庆、副局长谭光民、综合事务部部长曾宪洲的热情接待,双方就大桥管理、车流与效益、大桥行车涉及法律问题等交换意见。

参加交流考察还包括澳门社会发展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陈秉松、监事长岑一峰、副监事长许龙通,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教授许昌及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杨兆贵等。会谈中,韦东庆副书记、谭光民副局长先后向考察团介绍大桥管理局职能,并表示乐意与该会互动交流,希望未来可就大桥管理与法律等相关问题深化交流。

陈炳强表示,由于现时港澳之间没有车辆开往对方管辖範围的法律依据,也不存在港澳双牌车,大桥通车后,港澳两地车辆根本没法上桥开往对方範围。即使基于交通理由不开往市区,最起码也要创设条件开往对方口岸一带。如果港澳之间通车问题不及早解决,只靠专线公交车在大桥上行走,这不但会影响大桥车流与使用情况,而且有可能严重制约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潜在价值。因为届时港珠之间可以借助大桥进一步联动,港澳之间则难以借力大桥互促发展。

为了让港珠澳大桥更好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战略实施,陈炳强建议,中央政府推动港澳尽快落实两地车辆在大桥行走的问题,为澳门单牌车透过大桥进入香港及珠海特定範围创造条件,让大桥成为进一步联通港珠澳三地,特别是成为三地机场联动发展和促进国际旅客休闲游走三地的重要纽带,并藉此增加大桥车流量,避免将来大桥沦为仅具政治意义的建设工程。

陈秉松认为,完善大桥通车后的各项交通接驳非常重要,不是在各自口岸设有接驳工具就完事,而应透过科学及人性化规划提供最大程度的方便。否则,将会进一步削弱大桥使用量。例如连接澳门与横琴的莲花大桥,因为接驳车辆配套不足,特别是晚间更加严重,致使横琴口岸的价值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并表示大桥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希望在行车与管理上亦可展示更多具有创新思维的亮点。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领导与澳门社会发展研究会,交流大桥管理、车流与效益、大桥行车涉及法律问题等意见并合照。 (社发研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