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资办调查个案去年增45% 多与网络及社交媒体有关
个人资料保护办公室昨(11)日下午于个资办会议室举行记者会,总结2016年工作情况及介绍「私隐周」系列活动安排。「个资办」主任冯文庄表示,去年「个资办」处理的查询、个案调查及意见书等皆有所上升,当中合共开立224宗调查卷宗,较前年(2015年)的155宗增加近45%,个案多与网络及社交媒体有关。
个资办主任冯文庄(左)表示,去年个资办处理的查询、个案调查及意见书等均有上升。 (许舒婷摄)
去年开立调查卷宗的224宗个案, 当中超过65%涉及不具资料处理正当性,约33%涉及不符合资料处理原则。与过往相若,被调查者以私营机构居多,佔总数的51%,其中以个人服务业佔最大比重,其次分别为批发零售业、博彩业,另有5%被调查者为公共部门。连同前年转入的78宗个案,「个资办」去年合共处理调查个案302宗,结案111宗,当中8.1%个案已对涉案实体作处罚,并对22.5%个案发出改善建议。
冯文庄称,个人资料的概念愈见广泛,大众对个人资料及私隐的保护意识增加,加上社交媒体普及,资讯流通比过往容易,市民或于发放讯息时,利用社交媒体宣洩不满,或因没有注意讯息内容而导致他人投诉等,均为触犯《个人资料保护法》的普遍情况。他举例,有人透过社交网站售卖物品,因不满买家弃单,故于社交网站上公开买家载有其与家人样貌的照片及对话截图等,买家要求个资办跟进,最终卖家被科处罚款澳门币8,000元。
另外,冯文庄回应动物保护团体负责人因在社交平台转发虐狗片段被当事人控告,违犯《个资法》。冯文庄称,案件已处调查阶段,无权介入调查,但按《个资法》规定,若拍摄私人地方,必须经当事人同意才可在媒体发放;如若只于私人聚会中作私人用途播放,则毋须经由当事人同意。他又指,拍摄私人地方未必属违法,但若拍摄内容涉及违法行为,应转交调查机关跟进调查,以达到检举目的,质疑继续借助社交平台分享目的。冯文庄呼吁市民要慎重,资讯一经网上发布,就如「泼出去的水」,经已无法制止其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