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升素养增城市软实力 本澳缺乏亲子共读环境

「书中自有黄金屋」,为推广阅读及写作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阅读日」。澳门共建好家园协会副理事长吕绮颖认为,阅读不单能提升个人素养,而且对启发思维及拓展眼光有不可或缺作用,亦能提升城市软实力;但根据近几次本澳参加「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的阅读素养成绩显示,仍有相当大的改进空间;吕绮颖表示,提升学生阅读兴趣需多方共同努力,特别是家长支持和鼓励,亲子共读对子女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有莫大助益。

不少家长参加亲子阅读活动。(互联网图片)

但吕绮颖指出,现时本澳在软硬体配套、社会氛围上皆缺乏推广亲子共读的环境,例如现时只有少部分图书馆设有亲子阅读区,无法提供具有足够资源且友善的亲子共读环境;又如不少家长都是双职父母,部分更需要轮班工作,除了影响父母自己阅读习惯外,亦缺乏与子女进行亲子共读的时间,直接减少他们为子女树立阅读榜样的机会,建议政府多在学校、社区层面推广亲子共读文化,提供良好的共读环境,让父母和子女透过阅读共同成长,同时促进和谐家庭关係。

吕绮颖认为本澳缺乏亲子共读环境,建议政府在学校及社会层面推广亲子共读文化。(梁启迪摄)

阅读配套设施不足

吕绮颖接受本报访问时称,年轻人的阅读模式都在短片、图片,不习惯在文字上,可能会导致对文章理解错误或者容易出现错别字情况,亲子共读对子女成长有重要帮助,父母亦可藉此了解子女的潜力和学习兴趣。阅读需要从小培养习惯和兴趣,父母在共读过程中教导孩子关于不同事物的认识与处理,丰富孩子的字彙及理解力,亦能增进彼此关係。但是,现时本澳在软硬体配套设施不足,例如儿童图书馆只有个别几个,大部分亲子友善的共读环境空间不足,推动阅读文化时常会逛书店,然而本澳店铺的租金和人力资源有限,导致很多书店经营困难和倒闭,直接影响阅读文化的建立。

吕绮颖认为,若要推广亲子共读文化,建议政府、社团、学校多方面合作,政府在社区图书馆,资助学校或社区中心,将图书馆在假日或晚上延长对外开放时间,让市民增加阅读空间,希望提升阅读兴趣,硬体上多提供环境。她说,根据她的经验,从小朋友出世开始便可以共读,父母透过自己的声音传递给小朋友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小孩子会吸收到,小朋友未必先天性喜爱看书,家庭的影响最为重要,若父母持之以恆保持阅读的习惯,会令小朋友对于书籍就产生兴趣感,父母在选材上可以以轻鬆快乐为主,通过家长声音的演绎,小朋友就会容易喜爱。

当然真正学看书就要等待两三岁,小孩子有理解能力时,可以开始选材不同类型的书籍,开始时可以从题材正面、开心快乐绘本入手,用图画吸引小朋友。

亲子共读,在外国及本澳附近地区日渐盛行,在户外,在临睡前,或可去图书馆,都可亲子共读感受读书氛围。(互联网图片、CFP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