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不同範式 澳门新媒体大讲堂——新媒体时代:探索文化传承与发展

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的双庆之年,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24澳门新媒体大讲堂第二期于11月14日下午5时假澳门科技大学举行。

本场活动以「新媒体时代:探索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主题,特邀国乐艺术家、中外乐器收藏家、当代五弦琵琶代表人物方锦龙,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会长吴志良,以及「与辉同行」负责人董宇辉等3名嘉宾,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中的传承与发展分别发表主旨演讲,共同探讨如何借助新媒体的优势突破传统传承方式,创造新形式和新业态,助力中华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部长万速成,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局长陈露,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局长文绮华,全国政协委员、澳广视执行委员会主席罗崇雯,紫荆文化集团副总经理丁伟,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殷汝涛,澳门科技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吴国民,广东省政协委员、澳门新媒体联盟主席朱海生,澳门直播协会会长徐其蓓,澳门互联网文化协会理事长黄子超等近400位业界人士及师生出席活动。

古乐:再现传统文化新形象

在现场,方锦龙通过演奏多种乐器及解说的方式阐述了中国音乐的悠久历史和现代传承。他提到,中国音乐的历史可追溯至000多年前,展示了甲骨笛等古老乐器,并强调音乐在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方老师认为音乐不仅是听觉艺术,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他通过解释“乐”字的构成,揭示了音乐与和谐、共鸣的深刻联繫。方锦龙表示,过去的东西是很有文化含量的,其中何谓文化自信,只有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愈多,才愈会自信,不了解传统文化,就像树没有根、水没有源,自信就没有底气。

澳门: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的桥头堡

吴志良强调了澳门在文化传播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他指出,澳门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三重优势,一方面正处于国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文化澳门”的新政将为澳门文化提供新动力;另一方面是地理和文化优势,澳门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樑,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独特视角;同时澳门社会对文化的空前关注和文化界的共同努力,为澳门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吴志良冀利用文化和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更好地讲述澳门故事,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新发展。

文化:赋能青年力量助力文化传播

董宇辉分享了他对澳门的感受,认为澳门是一个丰富而饱满的城市,多元文化赋予了澳门人开放和平和的心态,能够全面地审视和接受不同的文化。他对文化力量和传播的深刻理解,强调文化是个人认知和价值观的基础,也是民族精神和姿态的体现。他通过“与辉同行”团队的旅程,展示了如何通过镜头让更多人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并强调了读书和实践在个人成长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董宇辉认为,知行合一是文化实践的核心,并以短片展示了探索非遗文化传播新途径,旨鼓励澳门青年共同为传播中华文化而努力。

现场互动环节,观众与嘉宾探讨了作为青年如何在文化传承发挥作用及中华文化与全球多元文化关係等话题,现场互动热烈,表达了在澳青年对文化传播的关注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善用「金名片」优势 推进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华夏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如何赓续传承是每一位新时代青年都应担当起的文化使命。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协同发展的浪潮下,持续深度融合新媒体技术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任重道远,需要每一位澳门青年齐心协力,善用澳门东亚文化之都「金名片」,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讲好「中国故事」。

澳门新媒体大讲堂自2021年举办以来,一直以“新媒体”为媒介平台,汇聚更多优秀业界代表,为澳门青年展示时下主流领域的“新思维”、“新发展”、“新机遇”。 本次活动由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指导,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文化局、旅游局、教青局及澳门基金会特别支持,澳门新媒体联盟与澳门互联网文化协会共同发起,澳门日报、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紫荆文化集团、澳门科技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澳门直播协会协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