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升降设备安全法律制度》 实施和普及

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推进,全澳的升降设备数量不断上升,至今已投入运作的升降设备有逾一万部,预计新城填海区落成后数量将持续增加。为确保众多升降设备的有效安全运行,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特区政府于本年度4月1日正式实施《升降设备安全法律制度》及配套法规,对电梯、自动扶梯等升降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作出了系统性规範,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得到社会的一致认同。但与此同时,在新法实际执行过程中,有部分业界人士和市民表示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冀政府能及时了解情况,持续改善优化相关措施。

该法律从多个层面制定了升降设备的规範和要求,其中包括设备技术及安全标准、升降设备的责任人及其义务、保养实体和检验实体的准入及责任、确保检验实体的独立性等等。法律实施至今已逾8个月时间,但仍有不少业主、市民向本人反映,他们对新法律不是十分了解,未能清楚当中的细节,例如对检验、保养、维修三个方面存在混淆和疑问,期望能够增加相关资讯及宣传途径。例如,经检验实体的检验、调查后,不符合新法规範的升降设备,要及时进行维修工作或更改工程。而相关工程涉及较多装置及零部件的更换、增加、维修等,耗时过久,影响电梯正常使用。笔者认为,考虑对升降设备所需使用的装置、零部件作出预先审查,评估是否符合技术规格及安全标准,将通过审查的装置、零部件纳入白名单中,减少逐次申请和审批的手续,提高升降设备维修、保养等一系列工程的效率。

其次,本澳大部分大厦楼宇只有一到两部升降机,而检验和保养维修工程往往需要停运较长时间。笔者建议政府,应加强跨部门协调,积极与业界沟通,让保养实体、检验实体提前做好工程规划,并加快引入安全高效的智能监测及营运技术,尽可能降低对市民出行及大厦运作的影响。

另有业主、市民表示,对《升降设备安全法律制度》的条例细节了解较少,对相关安全使用方法亦未十分清楚。希望当局积极与民间社团机构、物业管理公司等合作,定期在社区开展主题讲解会,加强对该法的普及和推广,让大众了解法律的目的和重要性,同时,对电梯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进行多渠道宣传,提高广大居民的认识和理解。

立法会议员郑安庭呼吁当局加强普及和推广《升降设备安全法律制度》。(资料图片)直选立法会议员 郑安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