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规管打击新型毒品
近年,以合成大麻素、依托咪酯为代表的新型毒品、成瘾性物质层出不穷,多伪装成常见的食品物品,如糖果、饮料、邮票、电子烟等等,具有一定隐蔽性和迷惑性。特区政府在打击和防治毒品问题上紧跟国家政策,相关部门每年都会透过新型毒品检测先导计划,了解社会吸食新型毒品的情况。政府指出,2023年至2024年7月检获了 4宗依托咪酯电子烟案件,去年 10月发现首宗依托咪酯电子烟渗入校园,并呈现出社区化迹象。另外,据内地警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共有10名本澳居民在内地吸食毒品被查获,有个别为青少年。今年7月,政府部门开展为期半年的新型毒品检测先导计划,而不足一个月时间,已发现有未受规管毒品阳性个案,相关情况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儘管政府不断加强管制和执法力度,但新型毒品的非法流通和滥用仍然存在,对社会健康及安全构成了威胁。
“依托咪酯”俗称“太空油”,是一种医用麻醉辅助成分,若长期滥用,会产生幻觉、肌肉痉挛、运动不协调、抽搐等副作用,严重会造成大脑损伤、呼吸衰竭等致命症状。不法人士将该成分添加至电子烟烟弹中,人们通常难以识别和察觉,加之电子烟在年轻群体中流行,不少青少年追求刺激、跟风效仿。近期,临近地区依托咪酯滥用个案呈急速上升趋势,并蔓延至社区及校园,严重危害居民身心健康。而此前,内地、台湾等地已将依托咪酯列入管制目录中,特区政府亦应加快立法规管,採取相应措施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和行为,遏制新型毒品大範围渗入和扩散。
笔者认为,政府应动态调整毒品管制清单,加快纳入各类新型毒品,完善禁毒法例和司法措施,加大罚则及阻吓力,及时遏制社区传播和大範围蔓延。另外,儘管特区政府已全面禁止製造、销售、进出口及携带电子烟产品进出澳门,但吸食电子烟的现象仍然存在。2021 年《澳门青少年烟草使用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学生电子烟使用率已提高至 4%。笔者建议政府,考虑引入高科技检测设备及技术,从源头控制电子烟及新型毒品流入澳门,同时,加密社区巡查走访以管控电子烟的使用,并加强对网络非法售卖及运输的监管,防止电子烟和相关新型毒品进一步危害社会健康。
相较于传统毒品,新型毒品的发现、打击难度更大,预防工作亟待各方重视。现时,本澳已举办不少禁毒讲座及展览,未来当局应进一步联合民间机构、社团、学校的力量,创新宣传形式,透过年轻人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禁毒普法宣传教育,增加资源投入构建社区禁毒防毒网络,从而更好地帮助居民,尤其是青少年认清新型毒品的伪装形式及危害,提升警惕性。

直选立法会议员 郑安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