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作要「面向世界」 更要「扎根本土」

近年,当局推出了多项政策措施,涵盖文化遗产保护、文创产业发展及中葡文化交流等领域,但有部分侧重于追求短期成果,忽略了对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尤其有部分活动注重吸引游客,本地居民难以融入其中,未能充分彰显文化对城市发展及社区凝聚的重要作用。

澳门的国际文化活动数量不断增加,但其受众多为外来游客或官方机构,无法有效与本地文化相结合。这种“外强内弱”的文化发展模式,使澳门的本地文化逐渐被边缘化。而许多传统文化项目在推广过程中缺乏创新形式,较难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导致文化传承出现断层的隐忧。

笔者认为,文化政策应更贴近居民需求,并以社区为单位深入推广文化活动。例如,政府应加大力度支持民间社团举办文化类活动,让本地居民尤其青年拥有更多了解本土文化的机会;同时,赋予创作者更大的自主权,避免活动流于形式。并在推动国际化发展的同时,注重融入本土元素,打造更具澳门特色的文化品牌,从而提升文化的独特性和影响力。

文化工作不仅要“面向世界”,更要“扎根本土”。唯有实现政策的根本落实,并在国际与本地之间找到平衡,才能令澳门在文化领域取得更长远且深刻的发展,为城市持续注入活力。

民众青年会建议打造更具澳门特色的文化品牌,从而提升文化的独特性和影响力。 (资料图片)

民众青年会副理事长 谈兆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