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旅游承载力 提振社区经济

今年以来,本澳旅客数量不断攀升,截至11月,访澳旅客数量已超过 3,000万人次,日均入境旅客约9.5万人次,恢复至 2019年约87%。在政府各项政策措施的积极推动下,旅游业复甦获得显着成效。然而,目前本澳各区域复甦差异较大,仍面临结构性问题,除了持续扩展旅游客源和市场之外,各区旅游承载力和接待力亦需因应实际情况不断提升,以适应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日前,国家批准珠海实施赴澳旅游"一周一行"、横琴深合区实施赴澳旅游"一签多行"政策,相关惠澳措施将利好本澳旅客数量继续上升。一直以来,珠澳两地居民交流来往密切,据统计资料显示,今年首三季,访澳的珠海旅客超过240万人次,而新政策正式实施后,将进一步增加珠海旅客来澳的机会。政府应把握机遇,加快改善社区配套设施,提升旧区、民生区的旅游承载力,为旅客在社区游览、消费提供更多诱因,带动社区经济、社区旅游进一步发展。而比起其他地区旅客,珠海旅客对澳门较为熟悉,或更注重城区“深度游”探索。应继续研究并优化各类特色“深度游”路线,如“人文历史路线”“城市漫步路线”以及不同类型的“美食路线”等,同时加快完善北区旅游配套设施,串联各景点的交通和步行线路,提升区内承接客流的能力,以进一步延长旅客停留、消费的时间。

同时,随着旅客增多,需对口岸进行科学安排以提高通关承载力。关闸及青茂口岸连接北区门户,承接大量通关客流,应加快推进关闸口岸及周边的规划建设,从而更有效地引客入区;另外,当局要考虑进一步加大青茂口岸的使用率和分流能力,是扩大免证 “面容识别”等无感通关模式的应用范围,提升通关效率及便利度。

另外,为提振社区经济,政府陆续推出“北区消费大奖赏”、“全城消费大奖赏”消费活动,预期成效值得肯定。圣诞、元旦、春节等一系列大型节庆将至,希望当局再接再厉,考虑和业界合作,推出针对旅客的消费活动,如派发消费券、抽奖免单等,为社区经济创设增客条件,带动整体消费气氛,力求将客流转化为消费。

直选立法会议员 郑安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