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文化消费观众市场庞大 议员倡培育本地演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布局中的重要一环,而本澳文化产业规模在整体上呈稳步发展趋势,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期间,对澳门经济贡献增加值总额,每年的增长率均至少6%以上。然而,本澳引入的国际大型表演多以外地团队为主,澳门演员难以参与;而近年较多举办的演唱会,虽吸引不少本澳居民及外地游客观赏,却没有带动本澳其他艺术表演方面的发展,有意见呼吁当局应重视本地演艺人才发展,并培育本地演艺文化产业。去年政府及民间企业举办的大型演出逾2,000项,各项艺文活动逾10,000场次,参与人次近2,000万,显示澳门具有文化消费的观众市场。图为大三巴音乐会。 (新闻局图片)

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早前公布,去(2023)年,政府及民间企业举办的大型演出逾2,000项,各项艺文活动逾10,000场次,参与人次近2,000万,综合度假休闲企业大型演唱会等活动观众达100万人次,产生约11亿票房的经济价值,显示澳门具有文化消费的观众市场。

今年演唱会票房或达数十亿元

今年数据同样亮眼,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澳门的入境旅客约1,672.9万人次,日均近9.2万(91,918)人次,较2023年同期上升43.6%,并恢复至2019年同期82.5%水準。国际旅客方面,今年上半年,访澳国际旅客近117万人次,同比上升146.4%,恢复至2019年同期67.2%水準。数据反映,旅客来澳旅游及消费意慾持续上升,澳门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今年首季来澳观看演出或赛事的旅客人均消费按年增一点一倍至逾5,800元。假设今年其他季度,观看演出或赛事的旅客人均消费维持首季水準,六家综合休闲企业的演唱会活动续吸引百万人次入场,即产生数十亿元的经济价值,帐面数据可观,这些亮丽数字亦显示出澳门具有文化消费的观众市场。

澳门中西文化汇聚尽显活力创意澳门是一个中西文化元素结合的城市,文化艺术互动交流火热。图为葡韵嘉年华。(新闻局图片)

澳门是一个中西文化元素结合的城市,因此与不同产业融合创新,让澳门原有的文化资源,转化为IP品牌或商业项目,是值得研究的发展方向。自2023年特区政府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建立「一基地」联合工作委员会的机制以来,澳门与内地加强推进开展多项活动,不断深化文化交流合作,今年的联委会会议中,进一步提出支持澳门打造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中转地。

此外,特区政府近年不断透过资助计划,推广澳门以及具澳门特色的娱乐、综艺和影视作品,促进本地影视界及关联行业的发展。透过资助计划,吸引外地影视团队到澳门取景,促进「影视+文旅」发展。扩大区域性交流合作,把握深合区的机遇,将文化品牌、活动及表演等带入深合区、大湾区和其他省市。可见特区政府为建设「演艺之都」,不断优化原先既有项目的内容及配套安排,联动各大休闲企业,扩大演艺盛事品牌效益。

打造「演艺之都」是澳门「1+4」经济多元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然而,任何行业或产业的发展均离不开充分的人才储备。如何评估人才的需求并在人才培养、引进及专业进修上建立系统性的机制,以支持「演艺之都」的可持续发展。立法会议员李良汪表示,特区政府于2014年透过行政法规,将艺术纳入幼儿至高中阶段的学习领域。近年本澳不少高中毕业生,在升学选修时亦会选择与艺术相关的学科修读。

根据教育及青年发展局资料显示, 2022/2023学年,正规教育高中毕业生选择修读高等专科学位或学士学位的首5个学科当中,艺术与人文相关学科排行第3位,佔13.6%。可见艺术相关範畴在学生的学习阶段,以至发展路向的规划中均受到青睐,加上当局近年积极推动相关工作,理应是本澳未来职涯规划当中一个重要的发展领域。

不少本地剧团举步维艰

然而,有本地艺术从业者指出,由于澳门的发展空间不足,实际上难以留住人才。以剧团表演为例,由于本澳可使用的表演场地有限,不少剧场目前主要集中于澳门文化中心的场地演出,导致经常因「撞期」而无法在预计期间举行;加上场地使用费、演员,以及台前幕后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薪酬等均为刚性开支,据业内人士统计,每月最少需有20场表演才能真正「养活」一个剧团,但本地不少剧团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演出经验与知名度仍需累积,票房收入不足以支撑剧团营运。

加上不少在外地修读艺术相关学科的本澳学生,毕业后会选择留在当地,或在其他地方寻求发展空间,令澳门艺术相关行业一直未能有效拓展。此外,儘管本澳有引入国际大型表演,但由于以外地团队为主,澳门的演员难以参与;而近年较多举办的演唱会,虽吸引不少本澳居民及外地游客观赏,却没有带动本澳其他艺术表演方面的发展。立法会议员李良汪促请当局重视本地演艺人才发展,并培育本地演艺文化产业发展。 (资料图片)

李良汪强调,澳门演艺事业迅速发展,但这些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要贯彻落实「演艺之都」发展方针,除了引入国际知名演艺作品来澳上演,以及举办、参加更多文化交流活动,搭建交流平台,丰富澳门中西文化内涵和文旅体验,更需从政策上加大力度,增加资源投入,推动本澳不同类型的文化艺术共同进步,并应透过有效措施,让本地文化艺术从业者参与到各项国际交流活动当中,以培育具本澳特色的艺文产业健康成长,协同打造澳门成为「演艺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