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多过买 零售员工转行谋出路 商会吁提高产品差异化吸引顾客
据统计局资料显示,截至去(2024)年9至11月, 本澳批发及零售业就业人数为4.24万人,较2023年同期减少4,000多人。零售行业不景气,从业者流失,有业界人士认为是受到近期人民币汇率走低,以及内地与澳门商品缺乏差异化所影响,建议企业需要思考寻找与内地有差异的产品,提升产品独特性,吸引旅客来澳消费。
儘管去年访澳旅客屡创新高,但零售业市况却不及前年,而零售业从业者亦出现流失。 (林嘉欣摄)
本澳零售业行业出现萎缩,据统计暨普查局资 料 显 示, 截 至 去(2024)年9至11月,本澳批发及零售业就业人数为4.24万人,较前(2023)年同期减少4,000多人。此外,统计局资料又显示,2024年首三季零售业销售额按年下跌16.9%至534.8亿元(澳门币,下同),为2019年同期的九成五水平。第三季的零售业销售额为165.9亿元,与第二季修订后的销售额(161.9亿元)比较上升2.5%;按年则下跌15.5%。
人民币汇率走低影响较大
有商会建议本澳中小企要打造差异化商品,提升产品独特性,方能吸引旅客来澳消费。 (林嘉欣摄)
澳门旅游零售服务业总商会副理事长卢宏骏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现时澳门经济正逐步复苏,但中小企在圣诞假期和元旦假期出现「旺丁不旺财」的情况,认为是受近期人民币汇率,以及内地与澳门商品缺乏差异化所影响。
近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至16个月来新低,卢宏骏指出,内地旅客来澳购物,人民币汇率一定是第一问题,「人民币汇率下跌,等于过嚟买嘢无咁着数」。而人民币兑换汇率高的地方,例如泰国、日本等地则是更受内地旅客青睐。
港澳品牌吸引力出现下降
另一方面,他认为,现时国内与澳门的商品比较缺乏差异化,「啲旅客嚟到澳门,我又唔认同喺穷游,因为去旅行一定喺有人洗得多,有人洗得少」,如果内地和澳门的产品差异化太接近,加上现在内地零售服装品牌连锁产品也不差,「眼见宜家珠海啲商场喺咁开,商场又靓,澳门除了博彩业综合体的商场卖一些大型名牌,其他二至三线的品牌珠海也有的话,变相旅客来到澳门购买零售的意欲没有以前那么大,佢哋唔喺穷游,一张演唱会门票要上千元甚至更高佢哋都买。」故此,产品的吸引力才是最重要的一环。又认为现时不单止是澳门,其实香港和澳门的品牌吸引力对于旅客来说开始没有那么大。
目前,澳门零售业面临产品差异化问题影响比较大,「喺珠海、深圳、上海都买得到嘅嘢,做咩要咁远嚟到澳门买,而宜家澳门各大商场及零售店舖全部都讲紧打折,清货,啲商场甚至喺买几多钱就送返几多钱的优惠券给消费者,希望消费者再次消费」,旅客减少购物消费,导致零售业行业出现萎缩。
差异化策略找到市场利基
卢宏骏认为,本澳企业需要思考如何在货源方面找到与内地有差异的产品。他称,有本澳製造眼镜的零售商在近年开始转型将产品的差异化提高,销售情况出现好转,例如製造一副高端眼镜的售价8,000至10,000元,也会有捧场客,主要原因是数量不多,以及在其他地方购买不到。他又以自己的购物经历举例指,近期刚刚去完泰国旅游,在当地购买到一些产品是港澳没有出售的,是新款式还有八五折,因此会选择购入。因此,他建议企业需要思考寻找与内地有差异的产品,提升产品独特性,吸引旅客来澳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