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文化创意产业 夯实「东亚文化之都」地位

随着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增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文化产业是澳门“ 1+4 ”经济适度多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在政府、业界的合作和努力下,本澳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形势持续向好。早前,澳门成功当选为2025“东亚文化之都”,荣获一张靓丽“金名片”,这一殊荣肯定了本澳丰富的文化遗产、历史底蕴及文化建设,有助进一步提升本澳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增添新动力。因此,澳门要大力发扬文化之都效应,借助东风推动文化产业更高质量发展。

根据政府发布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框架(2020-2024)》,澳门文化产业主要分为创意设计、文化展演、艺术收藏、数码媒体四个领域。统计资料显示,2023年本澳文化产业有营运机构共2866间,按年增加112间,在职员工13976名亦增加15.3%,整体服务收益按年大幅上升47.9%至87.2亿元。可见,经过数年时间发展,澳门文化创意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未来亦有庞大的发展潜力。为更好地支撑和扶持该产业可持续发展,政府需根据现实情况,优化顶层设计,细化完善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产业化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夯实澳门“东亚文化之都”地位。

参考临近地区,香港在不久前公布了《文艺创意产业发展蓝图》,详列四大发展方向、六大原则及71项措施,为香港的文化艺术和创意产业发展订下清晰愿景、原则;台湾则已实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多年,为健全文化创意产业、开拓市场等提供了针对性保障。

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在《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框架》的基础上,订立更加详细的产业中、长期工作目标和规划,并订立并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条例,为行业长远高质量发展提供清晰全面的指引和法律化保障。同时,笔者建议政府应该考虑利用储备土地、填海新城区等资源,优先为文化产业增加可利用的场地,提升文化基础建设和软硬件配套,增建一批文化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区,从而带动产业化发展,同时将文化产业数字化、智慧化作为下阶段的发展重点,出台相关政策及措施扶持本澳文化企业升级转型,促进文化产业和科技产业进一步融合,助力“文化+ ”联动发展。

直选立法会议员 郑安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