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政协:整合粤港澳优势资源 推动大湾区市场一体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昨(14)日上午在广州开幕,包含澳区委员在内共有719名委员列席。会上,广东省政协主席林克庆作工作报告时表示,围绕携手港澳推进大湾区建设的工作任务开展调研协商是今年政协重点任务之一,未来要推动粤港澳三地在整合优势资源,深化协同发展,以及加强各方面成果转化。
广东省政协今年重点要推动粤港澳三地在整合优势资源,深化协同发展,以及加强各方面成果转化。 (新华社图片)
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昨(14)日上午在广州开幕,包含澳区委员在内共有719 名委员列席。(香港电台图片)
粤港澳大湾区是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也是牵引改革开放的「发动机」。林克庆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去年广东政协针对发挥自贸区创新优势、服务推进粤港澳深度合作、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综合授权改革等,提出9个方面60条建议。同时,开展加快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专题调研协商,实地考察企业、科研机构、港澳青创基地,形成11个方面意见建议。
广东政协还务实开展港澳台工作,举办「天下为公•中华情」粤港澳台青年企业家交流会,支持委员开展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相关活动。广大委员积极参加「港澳委员湾区行」「港澳青少年爱国行」等考察交流活动,发挥专业专长跨专委会履职,围绕推动港澳青年在粤就业创业等积极建言。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提及今年政协重点工作,林克庆指出,围绕携手港澳推进大湾区建设的工作任务开展调研协商是其中之一,重点调研课题涉及琴澳一体化、大湾区市场一体化、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等内容,以此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资讯流等高效便捷流动,推动三地在整合资源、深化协同发展中更好实现珠联璧合。
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
此外,广东政协还将发挥政协港澳台工作和海外统战工作争取人心作用,不断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既针对港澳台侨人士做好服务工作,又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让「一国两制」这一好制度深入人心、共同守护。
澳区委员为大湾区发展献策
广东两会启幕,如何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落实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成为政协委员们关注的话题。澳区广东政协委员郑安庭提交一份关于《澳门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打造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平台》的提案,建议可将深合区土地资源与澳门葡语国家商贸资源进行互补,为中葡平台建设提供所需的空间和场地,打造一个集产品展示、商务、创新、企业孵化等多功能一体的商贸园区,为葡语国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平台,联动促进同葡语国家全方位互利合作。
澳区广东政协委员陈家良重点关注广东省的总体发展,他期望未来结合澳门 1+4产业多元发展相关政策,推动两地联动发展,并认为「澳门+ 横琴」是「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範,深合区未来发展如何有效支援澳门发展,包括做好通关无感化及舒适化,以及进一步加强两地交通便利等,是澳区委员未来提案工作重点。
另一名澳区广东政协委员梁颂衍关注要加快推进深合区建设工作,希望特区政府与内地部门,在相关方面与业界共同探索更好方向,并与内地企业加强接触沟通,透过合作了解琴澳建筑项目发展情况,并推出更多政策,便利澳门企业进入市场。
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共三天半会期,将于17日上午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