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进一步加强涉及网络诈骗的打击工作
本澳近期共有五名本地居民分别被高薪诱骗至台湾地区和柬埔寨,参与电信网络诈骗及运送不法金钱等工作,年龄最小仅为16岁男学生。事实上,过去网络求职骗案时有发生,包拾以“弹性在家工作”、“无需经验”、“薪金优厚”等作招徕诱骗,实为诈骗金钱、盗用个人、银行或信用卡资料等。现时犯罪集团进一步利用部分求职者可能缺乏社会经验,误以为工作合法,发布高薪、不需任何技能或学历等优厚报酬诱导居民误堕法网,沦为犯案工具,值得社会各界共同警惕。
近年,本澳网络诈骗案件的确呈上升趋势,据司警局数据,2024年互联网诈骗立案906宗,按年增加4%;钓鱼短讯和钓鱼网站盗取信用卡资料案件689宗,是增量最大的网络犯罪类型;加上诈骗手段呈多样化、隐匿化发展,为预防、侦查及打击工作带来挑战。值得注意的是,按当局公布的案情,以及本人在网络上观察及居民反映可见,使用网络社交平台已成为诈骗份子的主要作案工具。除了高薪诱骗境外工作,还有网上杀猪盘、网购及售卖门票,又或冒充本地知名零售企业、金融机构、学校预购产品等骗取金钱的案件,大多是使用虚拟身份在不同社交平台上发布诈骗帖文。虽然当局已即时公布犯罪案件及防骗资讯来宣传警示,但仍有居民相继堕入骗局,社会期望当局加强从社交平台上源头巡查打击,避免居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受到风险。
对此,本人建议当局加强对网络社交平台的主动监管和网上巡查工作要求平台建立严格的用户注册和有效的即时举报机制,及时删除诈骗帖文和帐户,减少诈骗帖文在网络上流转的时间;针对高新诱骗境外工作,加强相关预防及打击工作,在学校及青年社团推行普法教育;与不同国家建立机制,及时给予受诱骗到外地的本澳居民相关协助。

直选立法议员、共建好家园协会理事长 黄洁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