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为创新保驾护航
本地店舖因售卖侵权产品而被检控的案件时有发生,据澳门海关资料显示,近年检获侵犯商标权及着作权的违法物品中,侵权成衣和生活用品的数量佔大多数。按照去年(2024)首三季整体检获数字偏低来看,相信去年的整体数字会较2023年大幅下降,反映当局打假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事实上,海关作为保护知识产权的主要部门之一,多年来一直持续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并透过普法和宣传教育,推动社会理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此外,负有“研究及落实知识产权的政策和执行有关工作” 职责的经科局,透过开展推动知识产权服务电子化建设、推广知识产权制度和促进与内地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交流等工作,亦不断推动知识产权保护高质量发展。
澳门特区亦加入众多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例如《世界版权公约》及《巴黎公约》,亦立有《着作权及有关权利之制度》及《工业产权法律制度》等法律法规,一直致力为知识产权提供充分的法律保护。所以特区政府在培育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和营造良好的法治及创新环境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社会各界有目共睹。
习主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现时内地各省市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新产品、新品牌、新业态、新模式及新产业等部署一直持续涌现,而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将能协助企业在技术研发、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走得稳、走得好,其创新能力和品牌价值亦将得到提升。
为此,笔者期望当局参考内地,持续着力培养一支具有理工、管理及法律等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素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队伍,促进知识产权管理及保护体系更为完善。再者,随着大湾区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将对澳门与内地在产权信息管理、利用和服务方面的加强合作提出更高要求,建议当局在澳门本地机构内设立区域性的知识产权仲裁及调解中心,以调解和仲裁等多元纠纷解决争议方式,处理跨境的知识产权的纠纷,并透过持续的宣传教育及加强执法效能,从供应端及需求端两方面禁绝侵权货品。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对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提出新的挑战,如何防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侵权行为,又或如何釐定人工智能所创建内容的着作权、专利的归属等新问题,均需要当局尽快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和审查机制,以及持续更新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指引,以提高本澳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澳门经济民生联盟理事 林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