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联吁善用土地资源 规划体育场地打造体育之城

近年来当局致力建设「体育之城」,民众建澳联盟副理事长陈冰冰指出,本澳运动场地长期供不应求,居民难以预订体育场所锻鍊,体育业界也面临专业训练场地匮乏的问题,场地不足影响居民锻炼的积极性和相关产业人员体育事业发展。建议当局善用土地资源规划体育场地,并鼓励有条件的非高等教育私立学校向居民开放部分体育设施,以积极回应市民运动需求。有团体建议当局善用土地资源规划体育场地,并鼓励有条件的非高等教育私立学校向居民开放部分体育设施,以积极回应市民运动需求。 (新闻局图片)民众建澳联盟副理事长,陈冰冰吁善用土地资源规划体育场地。 (民建联提供图片)

陈冰冰表示,近年当局以「体育之城」为建设目标,积极引进各大型体育盛事落地并多次邀请奥运冠军来澳,与此同时,本澳居民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参与体育活动以及对各类运动场地的需求亦随之增加。特别是羽毛球场、篮球场、游泳池等热门大众运动设施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不少居民反映长期难以预约到合适的运动时间。同时,体育业界同样面临「搵场难」的困境,专业训练场地的缺乏严重,阻碍体育人才的培养和竞技水平的提升,也阻碍本澳体育产业的长足发展。

社会期望当局有效规划回收土地

值得注意的是,澳门目前拥有相当数量的土地,据资料显示,截至去年七月政府已收回并成为特区政府的「国有土地」,总面积约七十二万平方米,当中有约十九万平方米土地利用作建设,其余约七成仍未被有效利用,对土地资源造成浪费,亦带来大量维护和行政成本。对此,社会一直期望当局能因应社会发展需求尽快有效规划相关土地,回应居民运动、休憩所需。

倡规划适合建设体育设施土地

陈冰冰强调,充足的体育场地是培养体育人才、居民强身健体的先决条件,建议围绕「体育之城」的建设,进一步解决场地不足和提升人才培养的政策,包括对现有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评估,兼顾环境适宜性和社区需求,规划适合建设体育设施的土地,优先解决居民最迫切需求的场地类型,如增设公共羽毛球场、篮球场、足球场、滑板场、泳池等,并尽快推进多功能体育中心的建设。此外,投入资源鼓励更多具备条件的非高等教育私立学校向本澳居民或团体开放部分设施,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资源,为本澳居民提供更多合适的运动场所。